欢迎访问普及养生网!

普及养生

当前位置: > 常识 > 生活常识

生活常识

PET-CT到底是个什么样的项目?什么是PET-CT检查?

2023-10-09 19:01:56生活常识
辐射是不是很大,会不会致癌?2009年北美《放射医学》就曾指出,全身PET-CT扫描伴随大量的辐射剂量和致癌风险。对于肿瘤患者而言,接受检查是为了更好地展开后续治疗;而对于健康人群而言,PET-CT多多少少含有辐射,所以并不推荐健康人群使用其作为体检项目。

"大夫,能不能给咱爸做一个更全面的检测,让我们了解现今癌症到哪些情况了?"

影像科大夫:"大家可以考虑做一个PET/CT。这样相对检测更全面一些。"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疾病的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近些年来,PET-CT检测逐步走进大众视野,PET/CT,被称为“查癌利器”,但疑惑也骤然而生:这究竟是个哪些样的项目?普通人能做吗?幅射是不是很大,会不会致畸?不要着急,明天我们就来讲讲PET-CT究竟是“何方神圣”?

哪些是PET-CT检测?

PET-CT全称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是一种借助γ射线对人体进行体层检测的手段。常看到的CT是X线断层显像技术,可以清楚地看见病变的解剖位置,肿瘤大小等。

pet-ct

PET-CT基本原理是哪些?对比其他CT、MRI有哪些不同?

PET-CT就是将PET(功能分子影像)+CT(解剖影像)这两项先进的影像技术完美的结合,既保留了精典的解剖影像,又显示了肿瘤代谢的情况。PET-CT采用同位素示踪影像技术,借助正电子同位素标记猕猴桃糖等人体代谢物作为显像剂,通过病变对显像剂的摄入来反映其代谢变化,进而为临床提供癌症的生物代谢信息。PET-CT显像就似乎给癌症装上一个GPS追踪器,无论它挪到那里,都可以将其成功定位,可谓追踪癌症的“生命雷达”。

上海禾正诊所采用的是飞利浦PET-CT,使用全新全数字化DPC侦测器,从源头开始,做好影像链每一环节,实现PET-CT精准成像。飞利浦专利DPC数字光子侦测芯片代替传统PET/CT采用的光电倍增管(PMT),实现一一对应的数字采集处理,代替SiPM的模拟数字技术,一步到位急剧提高PET/CT性能。

图1PET/CT相较CT而言对于癌症成像更为清晰

肺ct辐射大有多大_肺部ct辐射_体检尽量别做肺部ct辐射

图二飞利浦独家具备及两种超高帧率重建技术

图3PET/CT实现3分钟采集一个患者的体部PET,图象精准

图4PET/CT精准的定量指标和剖析技术可有效指导诊治

图5超级灵敏度技术在345ps的TOF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灵敏度增益提高图象质量,达到最佳扫描疗效

PET-CT幅射大吗?会致畸吗?

关于PET-CT的幅射风险,仍然争辩不休。2009年北美《放射医学》就曾强调体检尽量别做肺部ct辐射,四肢PET-CT扫描伴随大量的幅射剂量和致畸风险。依据日本《辐射防护剂量学》给出的数据,PET-CT检测幅射量约为10~32毫西弗,而普通人每年接受的天然幅射为1000~2000微西弗。也就是说,四肢检测一次PET-CT,相当于一个正常人30年的幅射。

但也有专家表示,单次的四肢PET-CT检测时,受检者接受的幅射量是在安全范围的,但是现在随着技术的提升,幅射量早已增加30%-50%,对于癌症病人而言,进行检测的好处远远小于隐忧。

影像科大夫建议:对于PET-CT检测,我们应当辨证看待。对于癌症病人而言,接受检测是为了更好地展开后续医治;而对于健康人群而言,PET-CT多多少少富含幅射,所以并不推荐健康人群使用其作为复检项目。

什么病症要做PET-CT检测?

体检尽量别做肺部ct辐射_肺部ct辐射_肺ct辐射大有多大

一次PET-CT显像可以将病人的四肢病变曝露,让大夫一目了然地了解病人腰部状态,整个检测过程安全、无外伤、无痛楚。但PET-CT并不适宜普通人复检体检尽量别做肺部ct辐射,婴儿也不能做,那什么人适宜做PET-CT检测呢?

PET-CT检测有什么注意事项

病人做PET-CT须要注意的包括饮食、运动、检查时所需携带的资料、检查头上所配戴的异物,以及注射抗生素后须要注意的事情。

1.病人在检测前6小时开始禁食,但是禁饮含糖果汁和禁静脉滴注猕猴桃糖液,可饮用少量清水。

2.检测前24小时不要抽烟、不要做剧烈的运动或则长时间运动,最好保证清淡饮食。

3.携带好自己的相关资料:例如B超、核磁共振片、病理报告等各类检测报告。

4.步入检察室后,病人应当除去脸上的金属物品。

5.显像检测前,病人在注射显像抗生素后应保持安静、不要随便走动,防止与人攀谈。

6.糖尿病病人正常用降压药,防止因血压过低而影响检测时间和疗效。

7.男性病人检测前一定要告知大夫是否在喂奶期或则怀孕。

温情提示

尽管PET-CT的检测结果比较确切,但也不能忽视病理确诊;无论医学检查技术再高,平日里也应该要重视健康的生活形式,日常生活中要积极抗癌防癌,适当运动,定期复检。建议高危人群需定期做肿瘤早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