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高发期,家长要注意这些注意事项!
步入冬季,5月以后,就是手足口疾患易发期,尤其是幼儿期的孩子须要注意了,有什么注意事项呢?接出来就由小编来为你们讲解一下吧。
手足口病易发期
日前,诊所儿科组长医师最多-天会收治十几个手足口病小病人。因为不懂怎样鉴别手足口病,不少父母带儿子就诊时十分紧张。
据介绍,手足口病是-种常见的小儿急性出疹性传染病,-年四季均可发病,其中4~7月为发病高峰。临床多忽然起病,发热、口腔白斑、溃疡手足口病初期症状图,手足部湿疹,可殃及手臂、肘、膝、肩臂。
少数病例只是发热,没有发觉白斑,有的起病之初,出现心、肺、脑等的严重并发症。该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丘疹或小肠炎,多数患者-周左右自愈,少数病人可导致心肌炎、肺脓肿、无菌性颞叶癫痫等并发症。
这么,怎么防治手足口病?校长提醒,父母要提升防范意识,更严格督促儿子注意个人卫生手足口病初期症状图,饭前便后、外出返回后要按规范洗手,防治病从口入。
尽量不带女儿到人群集聚的地方,以避开接触病毒。隔离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应检疫21天。衣服放在阳光下曝晒,对于被患者牛粪及其他排尿物接触和污染的衣服、玩具、日常用具、食具等要及时进行消毒,可用3%的漂白粉澄清液曝晒。
手足口病早期病状
潜伏期为4~7日,起病以高热、口腔胃炎、口痛为主,伴有流哈喇子、食欲衰弱等。病症重者可以出现高烧,温度38℃~40℃。起病后手掌、足心可见疱疹,先为白色脓疱,后转为水白斑,四肢部通常无脑炎。
手足口病的白斑特征
现有发热现象,再出现发生于手臂,后肢脚跟,口腔的痤疮。手足的白斑表现为米粒至蚕豆大小水泡,方形或椭圆形,疱壁薄,内容澄清,呈乳黄色。红斑可出现中心凹坑变黄、干燥、脱掉(脱屑)。口腔的白斑表现为粟粒大小水泡,腹痛,迅速破溃呈灰黄色的一层膜或浅坏疽。
出现下述情况,父母须要带孩子及时就医
1、持续发烧不退;
2、频繁头痛;
3、四肢晃动、瘫痪或则昏厥;
4、精神差,晚上过度睡眠、容易惊醒、烦躁不安;
5、呼吸心律增快、呼吸困难,口唇发青;
6、面色苍灰、皮肤出现花纹、四肢发凉,出虚汗;
7、3岁以下的小孩,尤其是病史在4天以内的,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危重,应密切观察病况变化,一旦变化及时就医。
总结:提到癌症的初现病症,一定要及时去防疫急诊就诊,做好隔离,这样对儿子也是有益处的。
- 上一篇: 跳蚤咬过的是怎样的形状?咬过后的照片
- 下一篇: 癌症真的会遗传吗?癌症的确有家族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