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普及养生网!

普及养生

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运动养生

运动养生

庐江绿色养生运动

2023-03-17 13:40:02运动养生
今天给各位分享庐江绿色养生运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庐江绿色养生运动会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庐江县美食 庐江县美食有小红头、庐江米饺、庐江米线、黄陂湖大闸蟹、黄屯大饼、泥河老鹅等。1、小红头:又名油糖烧卖、庐江小红头,是安徽省...

庐江绿色养生运动

庐江县美食

庐江县美食有小红头、庐江米饺、庐江米线、黄陂湖大闸蟹、黄屯大饼、泥河老鹅等。

1、小红头:又名油糖烧卖、庐江小红头,是安徽省地方特色的传统名点。因外形如盛开的石榴花,顶端染一点红而得名。通常用面粉、蜂蜜、白糖、猪油,再加少许桂花、金桔、青红丝、豆粉等原料制成。成品油糖滋润、色泽金黄、香甜酥松、细腻无渣。

2、庐江米饺:也称为庐江大弯饺、庐江米饺子,是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特色小吃,以籼米粉制成饺皮,猪五花肉及调料制成馅心,成饺后油炸而成,色泽金黄、外皮酥脆、馅味鲜美。

3、庐江米线:又名庐江米粉,由优质籼米精制而成,具有色泽光润、柔韧滑爽、不断条、不糊汤的特性,成型美观。

4、黄陂湖大闸蟹: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纯天然的绿色水产品,清咸丰年间曾作为皇室贡品敬献朝廷。

5、黄屯大饼:磨米成粉,包裹菜心,美味可口。

6、泥河老鹅:香味浓郁、色泽鲜亮、味道纯正、酥而不烂、油而不腻。

庐江境内有享有“华东第一泉”的汤池温泉,宋代王安石来此沐浴后曾留下“寒泉诗所咏,独此沸如蒸”着名诗句。素有“江北小九华”之称的冶父山,因相传是春秋时期铸剑之父欧冶子在此铸剑而得名,是国家森林公园。2020年1月22日,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安徽省庐江县经济现在在安徽算怎样的

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8.9亿元,财政收入2.4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24元。

庐江自古有“鱼米之乡”美誉。全县耕地104.8万亩,年产粮食50万吨以上,油料4.8万吨左右,是全国商品粮油基地县和粮油生产百强县。林业面积52 万亩,茶园、果园面积4万亩,年产干茶320吨;水产养殖面积15.8万亩,水产品产量3.8万吨;生猪饲养量为45万头,家禽饲养量2000万只,为全省重点产茶县、水产基地县和商品猪准基地县。

庐江农业是以稻米粮食生产为主,林 、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农业。全县105万农业人口耕地99万亩。境内有山 、有圩、有畈、以丘陵为主。 庐江是“六五”期间国家首批投资建设的商品粮基地县 ,常年水稻种植面积150万亩左右,粮食总产60万吨,商品 量25万吨,其中优质米占40%以上;油料总产近5万吨,1993年粮,油生产双双跨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各 具特色的名优农产品闻名于世,杨柳乡年产鲜荸荠3万吨,被誉为全国最大的“荸荠之乡”;“白云春毫”、“潜川雪峰”等部优名茶享誉省内外;蔬菜加工初具规模,“三叶”牌系列精制小菜获'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全县生猪,家禽饲养量 分别为51.5万头和1846万只,尤其是近年白鹅生产发展迅速,已形成区域特色。 县、乡、村、组农技推广体系健全,其中高级农艺师27人,农艺师77人。“九五”以来,全县共引进推广新型实用的农业科技成 果130多项,共有11项推广成果受到省部级以上的表彰奖励。杂交稻累计制种3万亩,种子销往全国十多个省市。1993年在全国率先示范应用农业专家系统,改善了农技推广条件,提高了农技推广效果。

庐江县具有丰富的水面资源,自然条件优越,养鱼历史悠久,自古盛产甲鱼、河蟹、青虾、鳜鱼等名贵水产品。改革开放后,渔业生产日新月异,全县养殖面积达17万亩,年产水产品产量近4万吨,位居全省第十位。 养殖品种除“四大家鱼”外,还发展了河蟹、青虾、甲鱼、鳜鱼、牛蛙、珍珠、乌鳢、罗非鱼、革胡鲶等十多个名优品种养殖,其中河蟹养殖为一枝独秀,养殖面积超过七万亩,平均产量超过双千吨,“庐江毛蟹”以其体大、色优、味美、品正而闻名遐迩,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绿色食品,获省名优产品称号,“稻田养蟹技术推广”也获得省星火三等奖。 全县渔业科技发展迅速,渔业科普单位14个,水产业专干中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33名,其中副高职称一名,中级职称三名。养殖技术日益成熟,推广和发展了80:20池塘高产养殖、网箱养殖、围网养殖、稻田生态养殖、工厂养殖和立体综合养殖,促使渔业步入高产高效,水产品产量和效益逐年呈翻番增长。 近几年,县委、县政府狠抓渔业基地建设,加大水产开发力度和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内引、外联,引进大户50多户,引资达8000万元新上水产项目60个,有力促进了全县渔业的发展。我县连续四年获得省渔业致富工程二等奖,杨柳、同大、白山、白湖四乡镇被省政府授予渔业科技示范乡镇。

庐江县有丰富的资源,自古有“鱼米之乡”和“地下聚宝盆”之称。年产粮食60万吨以上,油料4万吨 ,干茶1000吨,水产品产量3万吨,肉类总产量万吨。为全国商品粮、油基地县,也是重要的水产品、畜禽生产基地。该县境内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现已探明的有铁、硫、铜、矾、铅锌、紫砂、石灰石、高岭土、钾长石等28种,其中:铁矿储量10亿多吨,硫铁矿储量3亿多吨,分别占全省的1/4和1/2;明矾石储量3.5亿吨,为全国第二。

境内汤池温泉水温高、流量大、水质好;有冶父山国家森林公园,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和周瑜墓、皖中奇石馆等人文景观。 荣获部优或省优产品的主要产品有:铝活塞、风机、硫酸、水泥、海神牌花雕酒、三叶精制菜、白云春毫名茶等。羽绒制品、蜂蜜制品、长毛绒玩具等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介绍安徽庐江县景点习俗

安徽庐江县景点习俗如下:

1.庐江县人民主食大米,兼食面粉、山芋及其它杂粮。农村一餐干饭(中餐)两餐稀饭(早晚餐)。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蒿子粑,立夏日吃芽稻粑,端午节吃粽子、绿豆糕,入梅季节要吃“梅鸡”、“梅鸭”、“梅蛋”,中秋节吃板栗烧鸡、月饼,冬至日食面条,腊八日吃腊八粥。除夕晚餐,全家一起吃年饭,有油炸糯米圆子,留一碗鱼不吃。冬春腌咸菜,特别是农村家家腌芥菜、白菜、萝卜等,作为“当家菜”。

2.庐江县男性着对襟服、大腰裤,或穿长衫大褂。妇女一般着兰色或青色的大襟褂子和黑色裤子,戴耳环手镯。农民四季常用大手巾、围裙、围带等。解放初期,男性着中山装,女性着列宁服。“文化大革命”期间,城乡男女一度盛行黄绿色军装。女子戴耳环、手镯绝迹。

3.庐江县有族外婚、党亲婚、姑表婚、姨表婚、指腹婚、摇篮婚、童养媳、等郎媳等,以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婚序为命字、访亲、聘媒、传庚帖、纳彩礼,择吉迎娶。解放后,实行婚姻自主,经男女相识相爱,确定恋爱关系后择日结婚,一般女嫁男娶,也有少数男到女家落户。结婚时,陪嫁妆,要彩礼、摆酒席。青年结婚一般在门上帖“双喜”,窗户贴窗花、行婚礼,亲友聚集庆贺喝喜酒。也有旅游结婚,或举行集体婚礼。结婚的第三天新娘偕新郎回娘家。

究竟有蜀山吗?

地处安徽省无为县西部,邻近庐江县,是著名的“荸荠之乡”,每年向国内外输出大量绿色荸荠,是中国荸荠的重点产业基地。 有“江北第一洞”之称的泊山洞便位于此地,洞内怪石嶙峋,妖娆奇特,是江北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蜀山镇是皖南的“鱼米之乡”, 每年有大量的优质螃蟹、鳝鱼等水产品出口国外,形成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化经济链条,为当地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泊山仙洞 一、环境人口 【地理位置】 区位及面积 蜀山镇位于无为县西南角,西与庐江县白湖镇相邻,北与百胜镇相依,东与泉塘镇一脉相连,南与洪巷乡、鹤毛乡隔水相望。全镇总面积5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460亩,水面积4230亩,丘陵及山场面积1662亩。 【地形与地貌】全镇地势平坦除凤凰山、仁泉、方圩三村部分地区为丘陵山区外,绝大多数为圩区。涵盖在四大圩口,即:七联圩、团结圩、拾联圩和临河圩。占全镇面积的85%以上。 【自然资源及矿产资源】 全镇土地资源丰富,多为潜育型青湖泥田土,底质厚,耕作层有机质含量高,适宜种植水稻。主要水资源有西河、劳改河、郭公河流域,水系发达,圩内河渠沟叉星云密布,总长达40-50公里;镇境内山林资源有下泊山、凤凰山、团山、鸟官山、老陈山;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是石灰石,储量超过2亿吨,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其它 蜀山镇旅游资源也较发达:皖北第一洞——泊山洞旅游景区就坐落在方圩下泊山的脚下,洞内共开发三层形成十八大景区、186个景点,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晶莹剔透,石枝、石旗、石花、石鹅管堪称溶洞四绝。另蜀山镇打造的旅游街,正在形成“吃、住、购、娱、游”为一体的旅游格局。 【建置沿革】 1985年,蜀山镇辖8个行政村(以下简称村),144个村民小组,有4397户,人口16434人,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 1992年,撤区并乡,蜀山镇辖31个村、一个街道居委会,共4275个村民小组,15006户,人口约6.3万人,总面积138平方公里。 1995年撤乡并乡,蜀山镇辖16个村,一个街道居委会,共232个村民小组,7806户,人口3.4万人,总面积55平方公里。 2004年并村,蜀山镇辖蜀山、黄姑、西河三个街道居委会,蜀山、黄姑、阮疃、集中、张李、仁泉、凤凰、拾联、新安、方圩、天保、苏疃、白湖13个村,15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约3.5万人,总面积56.4平方公里,蜀山街道为镇政府所在地。 【人口状况】2005年全镇总人口为34618人,其中男性18348人,女性16270人;农业户口8033户,30985人,非农户口908户,3633人。除汉族外,有高山族4人,藏族、回族、黎族各3人,蒙古族2人,苗族、壮族、布依族、侗族、阿昌族各1人,共20人,占总人口的0.06%。 二、区域经济 【工商业】截止2005年底,全镇共有9家石料企业,5家自来水厂及1座轮窑厂、两个加油站和一个液化气站,千吨以上船舶120艘,与冶金工业部勘察研究院上海分院签订的开发泊山风景区项目已动工;与上海绿房子公司联手规划开发蜀山旅游街前期工程部分已告竣工;由新加坡外商独资的“皖红”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完成厂房初建。为发展传统产业,蜀山境内种植的荸荠已注册为“宛红”牌,蜀山镇也因此被巢湖市政府授予“农产品出口基地”称号。全镇企业年实现工业产值6380万元,营业收入6350万,利润578万元,上缴税金128万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业】全镇种植业以水稻、荸荠、席草为主。1985年全镇耕地主要是种植两季水稻且品种单一。撤区并乡后,全镇开始种植荸荠,且面积不断扩大。2005年由传统的粮食作物为主向多种经营转变。全年早稻6000亩,一季稻12000亩;瓜果、蔬菜2500亩,席草500亩,莲藕500亩,甘蔗900亩,棉花1200亩,头茬荸荠8000亩;水产养殖4500亩。深圩区和山区普遍推广五早,即早花生20亩,早毛豆30亩,早西瓜50亩,早马铃薯18亩,早玉米10亩等作物。随着种植业内部结构的不断调整,蜀山镇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特别是早稻面积逐步被头茬荸荠种植所代替。全镇粮食总产值达850万吨,荸荠约3万吨,其它作物5万吨左右。 【林业】“八五”、“九五”、“十五”期间,全镇山场面积1800亩,均为集体粗放种植管理,林木主要是松树、杉树等低产林和少量果树。撤区并乡,全镇封山育林达到一千多亩,基本上消灭了荒山。2002年起,实施退耕还林,种植了330亩,易扬,分布于白湖、方圩、张李、仁泉四村以及二军路两侧绿色长廊面积占200亩,主要树种为杨树、桃树、水杉、石榴等。全镇溪旁、塘坝边以及沿省道军二路两旁植树400余亩。 【畜禽水产业】水产养殖,蜀山镇水系发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05年前,全镇所有的沟塘河道都充分得到了利用,主要养殖普通的鱼类,像鲢鱼、草鱼、青鲲、鳊鱼、鲫鱼等。到2005年之后,全镇养殖面积达到5000多亩,并且养殖品种由普通鱼虾为主转型以养殖螃蟹、黄鳝等特种水产为主,并实施稻田养鱼技术。像蜀山村、张李村、集中村、苏疃村的实行了网箱养鳝,面积达到了400多亩。水产养殖正在向节约化精品化方向发展,全镇水产品产量达到3000多吨,可获效益7000万元以上。 畜禽养殖生产以农户散养为主,主要饲养鸡、鹅、鸭、生猪以及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用途的耕牛,一般农户家庭饲养家禽达30只左右,年出栏生猪达1头左右。2005年全镇生猪存栏5743头,出栏6105头,产肉105万斤,家禽饲养达20万只左右,出售15万只,其余均为自产自销。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实施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全镇耕牛的饲养量在逐年减少。 【财政金融】2005年全镇社会总产值34929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7849万元,农业总产值15098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为16828万元,与1985年相比,分别增长802%、875%、796%、786%。各项税收为688万元,其中:国税75万元,地税163万元。人均纯收入2735元。与1985年相比增长了450%。 【其它】黄姑街农历“三月二十八”大型农贸交流会源起明朝天启帝辛年间的庙会,距今已有380多年。明清时,黄姑街有上、中、下三庙,每年节至,数里乡民赶庙会、购农资,曾有过繁荣景象。1945年日本投降前,纵火毁庙,古街满目疮痍,水患频临,难再复苏。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来,黄姑“三月二十八”又旧貌灿然,每至黄姑节,商品交易繁荣,成交额约达320万元,年税费收入16万元,有效地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 蜀山镇街农历“三月三”大型农贸集市交易古已有之,早于清初,原为庙会,会址在天井山一带。后经数年迁演,到20世纪初遂迁至蜀山街兴会。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三月三”主要以竹、木、铁等农资交易为主。20世纪90年代后,交易内容发生了变化,农资、农用、服饰、餐饮、娱乐、休闲应有尽有,每年“三月三”三天集会的成交额在400万元左右,年税费收入近20万元,成为蜀山地区便民、惠民的一大亮点。 三、基础建设 【集镇建设】1995年1月县政府批准了蜀山镇建设规划,2002年县政府批准了蜀山镇旅游街建设总体规划,规划总占地面积300亩。 1997年军二路改线,蜀山镇在老街道南侧新建了一条长约3.5华里的蜀山新街,新街铺设了宽为15米水泥路面与老街融为一体,同时对老街进行了道路修整,全部铺上水泥路总长约为2.5华里。扩建了农贸市场,范围延伸至军二路,总面积已达15亩。1999年,在新街两侧道路旁架设了路灯。截止2005年度,整个集镇扩大到了3.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4500人,为发展个体工商经营管理户达600多家,除镇政府机关外,镇直驻镇单位已达30多家,街上的商品琳琅满目,达到空前绝后的繁荣,蜀山集镇真正成立蜀山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蜀山镇共有自来水厂5个。分别是1993年投资35万元新建的蜀山镇自来水厂;2002年投资82万元新建的集中自来水厂和投资205万元新建的黄姑自来水厂;2003年投资70万元新建的新安自来水厂;2004年投资42万元新建的拾联自来水厂;管网覆盖全镇3个社区和8个行政村,日供水1200吨,受益人口18000人。 【交通】截至2005年底,全镇修建乡村道路总里程225.7公里,其中四级公路17公里,总投资812万元,以工代赈215万元,个人捐资15万元,村民自筹82万元,乡镇帮扶104万元。20年来,共为国家征缴交通规费、税收款约1800万元。 【水利】蜀山镇境内共有两处国营水利站,即临河圩中心排灌站、西河排灌站,总装机容量1090千瓦;四座乡属站,即团结圩圩口的苏疃站,团结圩站和茅草埂站、七联圩圩口的奶奶渡站、凤凰站;总装机容量1000千瓦,村属站共26座,31台电机,总装机容量797千瓦。全镇总装机容量2887千瓦,总受益面积达5.3万亩。20年来,全镇新疏浚河道29.5公里,治理河埂圩堤65公里,开挖山塘水库200余万立方。 【供电】蜀山供电所地处蜀山东街,服务覆盖13个行政村和蜀山、黄姑、西河三个街道,用电户数8957户,其中居民用电8710户,动力用电247户。庐江至无为110KV线路一条,从西至东横穿全镇,另外35KV线路两条。分别为巢湖长江水泥厂和百胜水泥厂专用。全镇10KV线路总长为106.5公里,400V、200V线路长约483.2公里,拥有专用变电台区47座,公用变电台区60座,共计107台配变,配变电总容量达10704KVA。 1992年投入运行的35KV变电所一座,该变电所保证四个乡镇(百胜、鹤毛、泉塘、蜀山)及三个大型企业的用电(两个水泥厂和天一石矿),共有35KV配变11300KVA12台,8条出线。自1998年11月农网改造以来,全镇共建改配电台区60座,一期改建22座,二期改建38座。经过农网改造大大改善了全镇用电线路状况,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保障了全镇工农业生产生活正常用电。 【邮电】蜀山邮电局成立于解放初,1994年初开通程控电话,1998年完成企业改制,实行邮电分营,组成邮政、电信、移动三家,实现了个人委代办经营与自办移动业务相结合。三家服务范围为蜀山镇、百胜镇、泉塘镇、鹤毛乡四个乡镇,覆盖70个村。截止2004年底,交换机容量达2万门,程控电话百分之百覆盖,程控电话用户18500部,移动电话用户16500部。 四、社会事业 【文化】广播电视 蜀山镇广播站成立于1992年撤区并乡之时,由黄姑乡、蜀山镇两个广播站合并而成,整个输送信号至13个村。1995年建无线调频发射台,信号传输各自然村,同年开通了有线电视,接收18套节目。2001年事业单位改制,文化与广播合并成文化广播电视站。2003年底,接通县有线电视信号,收视38套节目。5个村开办了有线电视分站。2004年底,全镇有线电视用户率达2500户。 旅游 泊山洞座落在无为西南下泊山中,距县城38公里,地处无为、庐江、巢湖两县一市交界处,二军路横亘下泊山下。《徐霞客游记》载:白湖之畔,往来栖避,故名泊山。自1994年开发以来,先后投入350万元,建成了江淮独秀的古溶洞。全洞面积约4000平方米,游程长800米,洞分三层共有18个大景区、186个景点。洞中钟乳石千姿百态,晶莹剔透,其“石枝、石花、石猴、石鹅管”为溶洞“四绝”,且洞中有洞,洞中有河,是典型的克斯特地貌,美丽的地下宫殿,故有“江北第一洞”美称。洞旁200米有一座“小九华”之称的泊佛寺,内有格调高雅、文物书画根雕展馆,山巅有“清风阁”一座,巍然数里可瞻。 蜀山镇仁泉村有一仁泉井。相传三国时,曹操领兵伐吴,行至此泉,人乏马困,军中疾病流行。曹军饮此泉而病愈。曹操驻马叹曰:惠尔仁泉,遂得名。千百年来,泉边石头仍留有曹操驻马泉边的蹄印。旧时,泉边有一石狮,传说石狮常现身农家阡陌殃苗,农人怒而投石,中其上额,毁其容而为一尊石墩至今。 【教育】1985年教育仍实行县、区、乡三级管理。时蜀山区教育办公室辖蜀山、黄姑、百胜、关河、郑河、合毛、泉塘、建国8个乡(镇)教办室。全区共有小学71所,教学点47个;初中8所,小学附设初中班1所;两年制高中1所。全区小学在校生12878人,初中在校生4404人,高中在校生341人。小学专任教师399名,初中专任教师137名,高中专任教师16名;小学代课教师56名,初、高中代课教师26名。1985年全区小学入学率为95.6%,巩固率为97.8%,毕业率为88%,学龄儿童普及率为95.1%。到1987年,8个乡镇顺利通过初等教育验收。 1987年以后,教办的主要工作由抓普初转到抓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1992年撤区并乡,区教育办公室撤销。将蜀山、黄姑、百胜、建国四乡并为一乡,更名为蜀山镇教育办公室。1995年乡镇再次撤并,将蜀山、黄姑并为一乡,名称仍为“蜀山镇教育办公室”,直至2004年4月止。2004年教育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又撤销蜀山镇教育办公室,成立了无为县蜀山中心学校。改制后的蜀山中心学校即包括原黄姑初级中学,到2005年,蜀山镇有县直属完中1所,2005年招生在校高中生1120人,初中生810人;教职员工107人,其中高中专任教师72人,学历合格率90%,初中专任教师35人,学历合格率100%。学校拥有现代化多媒体教室180平方米,理、化、生实验室正在改建中,教学楼三栋共3300平方米,标准化操场1座,学校总占地面积为52亩。 全镇现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2所,建制完小7所,教学点5个,中心幼儿园及学前班6个;初中在校生1538人,小学在校生3633人;教职工158人,其中初中专任教师34人,本科合格率占初中教师总数33.9%,小学专任教师91人,大专学历占小学教师23.5%,初中学龄入学率99.7%。到2005年底,除县危改资金拨付外,20年来,镇政府共为全镇教育投入622万元(包括民、代课教师补助、报酬),新建9所小学教学楼9栋,计7627平方米,维修加固校舍5612平方米。初中拥有电脑30台,多媒体教室1个,完小和教学点按要求分别配备了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三远程教育收视系统。 【卫生】蜀山中心卫生院始建于1950年,2005年拥有1000平方米的门诊综合大楼,500平方米的住院楼,900平方米的职工宿舍楼及600平方米商住楼各一栋。2004年底编报了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中央预算内资金投资项目,即拟建1200平方米的新型住院部大楼计划。全院现有职工235人,中初级医务人员32人,其中主治医师4人;院内设11个临床科室,有病床30张;进口B彩(法)1台,麦迪逊B超机及图像记录仪1台,中日合资制造的彩色经颅多普勒300毫安双床双球管X光机一部,日本进口新型连体式牙科综合治疗机及口腔科全套设备1台,另有胃镜、半自动化分析仪、尿八项检验分析仪、裂隙灯、三导联自动分析心电图机、十一孔手术无影粉、万能手术床、手术刀包导医疗器械。医院还配置了电脑、打印机和系统软件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到2005年底,用于卫生事业总投资达150万元。 2002年以来,镇全面实施了住院分娩,产妇住院分娩率达85%左右;儿童疫苗全程接种率平均为99.8%,其中糖丸、百白破、麻疹、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均在100%;医疗服务辐射泉塘、洪巷、百胜、鹤毛周边四乡镇。2000年,一次性通过卫生部一级甲等医院的创建验收,2003年、2004年、2005年三年被无为县人事局、总工会、监察局联合评议为“人民满意基层站所”。 【计划生育】蜀山镇于1992年3月成立计划生育办公室,并在政府机关抽调懂业务、善管理的骨干组成计生组织。撤区并乡前,镇人口出生率一直保持在15‰左右,1992年人口出生率为14.73%,一直保持低生育水平,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达99.2%,上环率98%,结扎率97%。计生办对符合生育条件的对象送证上门,对外出群众发放《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并与流入地保持联系,共同做好计生对象服务工作,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 【蜀山大记事】 1、1991年12月撤区并乡,蜀山镇辖区直、驻镇单位、老蜀山镇、黄姑乡、百胜乡、建国乡共三十一个行政村,6.3万人口。 2、1993年10月蜀山镇投资近200万元开发泊山洞,1994年对外开放。 3、1994年11月蜀山镇投资30万元新建蜀山自来水厂。 4、1995年4月,蜀山镇开通程控电话。 5、1995年12月撤区并乡,蜀山镇原百胜乡划归六店乡,原建国乡划归泉塘乡,此时蜀山辖原黄姑乡和蜀山镇共十六个村。 6、1996年省道军二路在蜀山境内改道全面贯通。 7、1996年10月,蜀山镇新办公楼落成。 8、1997年,蜀山镇全面改制乡镇企业,将原集体性质的镇村办企业改制为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 9、1997年,蜀山镇将原来初级中学并归蜀山高级中学。 10、1999年7月蜀山镇拾联圩满破,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 11、2000年5月蜀山镇撤村并村,将原白湖村和建成村合并为白湖村;将苏疃村和新栗村合并为苏疃村;将新安村和双圩村合并为新安村。此时,蜀山镇辖十三个行政村。 12、2001年8月份,蜀山镇新街架设路灯,推动集镇文明建设。 13、2003年,蜀山镇引进上海绿房投资公司兴建蜀山旅游街。

满意请采纳

庐江经济怎么样

庐江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属巢湖市管辖.

庐江县有丰富的资源,自古有“鱼米之乡”和“地下聚宝盆”之称。为全国商品粮、油基地县,也是重要的产茶县、水产基地县和商品猪准基地县。该县境内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现已探明的有铁、硫、铜、矾、铅锌、紫砂、石灰石、高岭土、钾长石等28种,其中:铁矿储量10亿多吨,硫铁矿储量3亿多吨,分别占全省的1/4和1/2;明矾石储量3.5亿吨,为全国第二。“庐江毛蟹”以其体大、色优、味美、品正而闻名遐迩,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绿色食品,获省名优产品称号,“稻田养蟹技术推广”也获得省星火三等奖。我县连续四年获得省渔业致富工程二等奖,杨柳、同大、白山、白湖四乡镇被省政府授予渔业科技示范乡镇。

境内汤池温泉水温高、流量大、水质好;有冶父山国家森林公园,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和周瑜墓、皖中奇石馆等人文景观。 荣获部优或省优产品的主要产品有:铝活塞、风机、硫酸、水泥、海神牌花雕酒、三叶精制菜、白云春毫名茶等。羽绒制品、蜂蜜制品、长毛绒玩具等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庐江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庐江好玩的地方

1、庐江县绣溪公园

绣溪公园位于庐江县境内,占地9.1公顷,其中绿地面积4.1公顷,水域面积3.4公顷,开发地1.6公顷。庐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县志》记载,庐江“汉舒,属庐江郡,隋开皇初年置庐江县”,迄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

2、庐江县西梁山

西梁山由大陀山和小陀山组成。山水相连,风景秀丽。临江悬崖之处,怪石层叠,历代诗人如李白、李赤、王安石、贺铸、郭祥正、杨万里、汪广洋、解缙、杜浩、王士正等曾至此浏览,题咏赋诗。此山又有“天门八景”之称:天门晚泊月辉映,似是蟾光碑水中的“天门夜月”。

3、庐江县周瑜墓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今安徽省庐江县)人,三国东吴名将,墓建于东汉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墓地约5亩,北域高约8尺,有封无表,平地起坟,以3×6×12小车纹汉代大砖砌成,墓门向东,墓周围绕以石刻栏杆,旁建木质六角“谈笑亭”。历经千年,冢塌亭倒,石栏毁灭无存。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提学御史彭勖令知县黄金兰重加修葺,并立“吴名将周公瑾之墓”碑碣。

4、庐江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

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位于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严家松园,西南环山,层峦叠嶂,地势险要,风景如画,是西进大别山的通道。一九三九年五月,新四军军长叶挺,政治部主任邓子恢等,相继从皖南来庐江,于江北第四支队驻地严家松园,组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江北指挥部,下辖第四支队、第五支队和江北游击纵队,张云逸任指挥,徐海东、罗炳辉任副指挥,赖传珠任参谋长,邓子恢任政治部主任。于一九四○年三月撤离。汤池的山山水水无不留下了叶挺将军的战斗足迹,在他的感召下,一大批热血青年跟随叶挺奔赴抗日前线,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5、庐江县庐江奇石馆

庐江奇石馆创办于1997年6月,位于庐江县长江东路东侧,毗邻周瑜陵园,与环碧公园遥相呼应,是一座集收藏性、欣赏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高品位奇石馆。

庐江奇石馆为三层仿古建筑,陈列着上千块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奇石精品,以其藏石数量之巨、品种之全、精品之丰,在全国藏石界中位列榜首。馆内收藏的奇石主要有灵壁石、无为军石、淮南龟纹石、歙县矾石、巢湖散兵石、六安锰石、皖南砂积石、石台钟乳石、庐江矾石、莹石等中外各地名石精品1000多件,300余吨,堪称全国奇石之大观。 庐江奇石馆陈列中外各地奇石千余块,品种之全,精品之丰,蔚为壮观,向游人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奇石馆以其至新至奇的“奇石文明”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6、庐江县冶父山国家森林公园

冶父山,距庐江县城东约9千米,峰峦叠翠,庙宇辉煌,古迹遗存,佳传甚多,有“江北小九华”之称。据传春秋时,铸剑之父欧冶子曾在此山铸剑,山上存有铸剑池古迹,因此得名冶父山。诗人赞道:“长剑欲一淬,夜寻冶父山,揽衣望奇气,直在斗牛间。”

冶父山自麓至巅凡五里许,群峰耸拔,盘旋而上,远眺江光,俯视五湖(沙湖、黄陂湖、后湖、白湖、巢湖)林峦崤密,雄峻秀丽,甲江淮间诸山,每当大雨初雾,晴空万里,登上顶峰,上有浮云紫雾,下有群峦叠翠,蔚成“冶父晴岚”,旧为庐江八景之一。1992年,冶父山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庐江绿色养生运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庐江绿色养生运动会、庐江绿色养生运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