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普及养生网!

普及养生

当前位置: > 人群 > 男性健康

男性健康

277家哨点医院: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及其流行病学特征

2023-10-04 10:05:19男性健康
在完善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动监控网络的同时,确定引起中国人群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及其流行病学特征。在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有34.在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有22.需了解不同年龄、性别、时间和空间上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谱的基础上,结合病原体检测技术的优化,将有助于临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合理选择药物进行针对治疗,为临床决策提供有效证据。

呼吸道感染是由致病微生物入侵呼吸道并进行繁育所致的病症,可分为上呼吸道与下呼吸道感染,其中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为颈部以上部位的感染,比如急慢性胃炎、喉炎与哮喘;下呼吸道感染为腹部以下部位的感染,包括急慢性食道炎、急慢性哮喘、支食道炎。研究发觉,上呼吸道感染以病毒为常见病症,少数由真菌所致;下呼吸道感染则由真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等微生物所致。

据WHO报告,下呼吸道感染是世界上最致命的传染病,是导致死亡的第四大死因,2019全球近260千人死亡。据研究报导,2019年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高达52.0-128.2/10万。由此可见,呼吸道感染仍然是全球面临的巨大挑战。

呼吸道感染可以诱发众多疾患,加之临床病症各有不同,相同病支原体才能引起多种病症,而一种疾患也可能由众多病支原体所致,所以及时明晰呼吸道感染病人的病支原体类型,对于进一步诊治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期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指南,中国癌症预防治制中心在发布了一项来自106个城市、277家哨点诊所和92个参考实验室,长达11年的呼吸道传染病检测数据。在建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动监控网路的同时,确定造成中国人群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症及其流行病学特点。

一、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一)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阴性率

在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中,有34.8%的病人起码感染一种病毒且呈阴性。其中儿童的感染率最高。见表1。

在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中,入院病人的阴性率低于急诊阴性率。见表2

(二)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支原体谱

在造成急性呼吸道感染的8种病毒中,排前五的依次为鼠疫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副鼠疫病毒和腺病毒。(见表3)

1、不同年纪组的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支原体谱

造成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8种病毒中,呼吸道合胞病毒占比最高,鼻病毒、副鼠疫病毒、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次之。

在导致成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8种病毒中,麻疹病毒占比最高,鼻病毒、副麻疹病毒、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次之。

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诊疗规范_儿科呼吸道感染的指南_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指南

2、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引发的癌症类型

在引发急性呼吸道感染的8种病毒中,呼吸道合胞病毒引发败血症的占比最高,鼻病毒、流感病毒、副麻疹病毒和腺病毒次之。

非哮喘类型的癌症中,麻疹病毒占比最高,鼻病毒、副麻疹病毒、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次之。

二、细菌性感染

(一)真菌性呼吸道感染的阴性率

在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中,有22.8%的病人起码感染一种真菌且呈阴性。其中以儿童的感染率最高。(见表6)。

在真菌性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中,入院病人的阴性率低于急诊阴性率。(见表7)。

(二)真菌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支原体谱

在造成急性呼吸道感染的9种真菌中,排前五的依次为肺癌杆菌、肺炎衣原体、流血嗜血链球菌、肺炎克雷伯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见表8)。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指南_儿科呼吸道感染的指南_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诊疗规范

1、不同年纪组的真菌性呼吸道感染病支原体谱

在导致儿童真菌性呼吸道感染的9种病支原体中,百日咳杆菌的占比最高,出血嗜血链球菌、肺炎衣原体、金红色猕猴桃杆菌和哮喘克雷伯球菌次之。在成人和老年人群体中,百日咳杆菌也是造成的真菌性呼吸道感染占比最高的病衣原体。而导致学龄前儿童真菌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支原体中,麻疹支原体占比最高,高达56.7%。(见表9)。

2、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引发的癌症类型

在真菌性呼吸道感染的9种真菌中,导致败血症及非哮喘病症的病支原体是一致的。不同真菌性的占比略有不同。(见表10)。

三、混合型感染

在混和型呼吸道感染中,百日咳杆菌和哮喘原体混和感染的占比最高。其他混和型感染包括:

麻疹杆菌+鼻病毒;

嗜血出血球菌+鼻病毒;

脑炎杆菌+嗜血出血球菌;

脑炎原体+腺病毒;

副鼠疫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小结:

造成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包括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真菌性呼吸道感染,混和型呼吸道感染。需了解不同年纪、性别、时间和空间上造成呼吸道感染的病支原体谱的基础上,结合病支原体检查技术的优化,将有助于临床呼吸道感染及败血症的确诊和鉴定确诊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指南,合理选择抗生素进行针对医治,为临床决策提供有效证据。据悉,还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治和控制举措,有效减少呼吸道感染性疾患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