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锻炼不运动不养生
养生和锻炼有什么区别?
我个人认为,两者都是有用的。养生是一个大的范畴,而运动健身是养生中的一个方面,养生包括了对于饮食、作息、心态、运动、调理等等各方各面。养生的结果是为了让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让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延缓衰老。
1、饮食健康。
对于养生而言,饮食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方面。正所谓病从口入,我们日常的饮食是直接性的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的。日常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少盐、少油腻、少刺激、少高胆固醇等等,不要给我们的身体造成过多负担,让身体能够达到最佳的状态。
2、作息规律。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生物钟,何为生物钟?也就是我们日常的起居、作息甚至包括排泄等等,都是有着较为固定的时间范畴。人体的生物钟形成之后,如果遭到破坏,我们身体就会出现不适应,规律就被打破了。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不熬夜不通宵,保证足够的睡眠是保证健康的重要条件。
3、运动健身。
运动对于我们人体的健康而言,绝对是有用的。健身能够加快我们身体内的血液循环,从而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让我们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更上一层楼。特别是对于长期坐办公室的人员而言,适当的进行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可以让你避免很多的“职业病”。
4、调理身体。
除了这些日常的养生之外,还有一种就是借助外界的辅助进行。比如说蒸桑拿、推拿按摩、中药调理等等,都是为了让我们的身体能够轻松起来,让我们的身体器官功能得到增强。
养生现在已经是一个全民话题了,但是一定要做到科学养生,且不可盲目的养生,否则只会对身体造成损伤哦。
如果长期不运动,对身体有什么不好?
长期不活动对人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这不仅会引起身体问题,还会引起心理问题。
1.使胸部供血不足,导致人的心肺功能进一步降低。
2.使胸部供血不足,导致人的心肺功能进一步降低
3.降低全身血量,降低心脏功能,加重中老年人的心脏病,提前引起动脉硬化、冠心病和高血压。
4.很容易引起胃肠蠕动减慢,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减少,并出现食欲不振等症状,从而加重人的腹胀、便秘、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症状。
5.它会导致人们的心理抑郁,产生无名之火和不良的爱情心理状态。
6.它将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从而减少大脑中的氧气供应和营养,加剧疲劳、失眠、记忆力丧失,并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性。
经常锻炼有以下优点:1。促进体内多余脂肪的燃烧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发病率。对于患有上述疾病的患者,血糖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2.增强体内肌肉的含量。强壮的肌肉可以保持更多的水分,避免体内水分的流失,有效提高身体的抗疲劳能力。3.锻炼是身体加速新陈代谢和发泄不良情绪的一种方式。研究发现,经常锻炼的人可以尽快发泄他们的负面情绪,使他们的心态更加平和和健康,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4.经常锻炼可以使肌肉和骨骼更强壮,关节更灵活,抗打击能力更强,并且骨折、拉伤、扭伤和其他疾病更少发生。
锻炼可以调节大脑的兴奋和抑制过程,防止大脑过度紧张,消除负面情绪,缓解压力,提高锻炼后的睡眠质量,使我们有更多的精力面对生活和工作。锻炼对身体有许多积极的影响,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当的锻炼,记住不要盲目锻炼。
文学泰斗季羡林,坚持不挑食、不锻炼、不嘀咕,这就是长寿秘诀吗?
对一个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的成就而言,人们往往不很关注他的年岁之大,生活方式之简,唯有学术报告和文坛身手可引起众人之兴趣。
季羡林先生正是这样的文坛泰斗,却也有所不同,先生之生活方式竟出奇地可让人习得一二。
幼时一度营养不良的季羡林先生寻得了哪些养生之法,如何恬淡生活,从这之中或许能给今人一些启发。
季先生极早便接触过佛教文化印度文化,也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不难说在中华大地与众多文化的熏陶下季先生已然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媒体也曾评价季先生“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
批斗带来洪水般滔天的折磨,一次次剜向已近中年的季羡林的肉体,痛苦中挣扎的他屡次在牛棚中欲求解脱。
季羡林一生绝不是顺风顺水,最终却长寿恬淡的生活着,除了其高于常人的对人生的解读,“三不养生术”也起了极大的作用,即不挑食,不锻炼,不嘀咕。
不挑食、不忌口
异国他乡,游子求学,食无乡味,寝乏乡音,这曾是季羡林先生的生活。他乡求学才更显中国味的美中国韵的味,季羡林不挑食的养生法则那时恐已见雏形。
观之今人,少不食粗粮,老不食油腥,倒显得极端了些。
无论外卖不离手的年轻人,还是“粗粮迷信”的老年人,都是不很理智的极端派。
挑食往往不是一汤不饮,一菜不吃,所有对于食物种类的过度苛求都可算是挑食。
政治舞台的灾祸频发,身体情况也算不得优秀,正是这样的季先生,晚安却安稳舒适治学有方,无论身体还是心灵竟无半丝疲乏,饮食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杂而精的饮食习惯让季先生充分拥有治学的身体条件。
馒头面包,绵软而味甘,清粥或是小菜,佐之少许调味,无不体现饮食的趣味。
兴至时可再来碗小米绿豆粥,这样粗细搭配主食与菜品的完美结合看似平常,却不失营养,品之有味,食之有料,相比之下过度的追求一种食物或是过度的躲避一种食物都显得庸人自扰。
大鱼大肉的营养金字塔地位早已动摇,真正立在顶端的既非荤腥也非粗粮,而是合理而适度的搭配。
少食多餐,食类丰富是季先生的饮食法则。
快节奏的社会逼迫人们“食一餐坐一天”,不少年轻人则选择干脆放弃吃饭时间,在下班回家的傍晚大吃特吃,可谓是少餐多食了,正与季先生的养生法则背道而驰。
要说挑食,季先生也不是不挑,补品便是其唯一所挑之食。
一日三餐,习做有度饮食有物即可,季先生不喜欢补品,认为其实乃多余。
“年纪大了,当然需要忌口,但是没必要大动干戈”便是季先生对补品的态度。
人之老矣其心有怕,恐离世于方早,常忌口于颇多食物,尚可理解。然而不是年轻人为了减肥与身材,在单一审美的驯化下残害青春之躯,实乃憾。
人体是有机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心态在饮食中也尤为重要。
心常与胃相连,心绪烦闷乱杂会引起胃病,更有甚者人至中年担心起自己的身体,不吃蛋黄内脏,常恐于食碍于饮,实在不该。
这种极端的饮食安排不仅无异于身体更是平白增添个人心理负担,南辕北辙矣。
不为了锻炼而锻炼
不锻炼并非不动体不行体,而是将锻炼融入生活,不将其视作一种手段。
季先生绝不反对锻炼,他反对的事将锻炼视作一种任务一项挑战,使之失去趣味性。
拨冗抽身时季先生也乐得散步与湖畔江岸,与友人游泳畅谈或是打乒乓球都是季先生的娱乐锻炼方式。
季先生在其中获得快乐与满足,便能更好得投入生活投入写作与教学工作中,锻炼与快乐对等不失意趣。
衰老从来不是忽而降之,除了身体能够保持年轻,身体的衰老无人能够幸免。老年人骨质疏松,如果一味地追求锻炼往往会适得其反。
不甚灵活的关节与些许衰老的肌肉搭配起来实在不是锻炼的好条件,适量运动就挺不错。
为了锻炼而锻炼的“锻炼主义”像是在死亡之海上走钢丝。
运动的目的是促进机体代谢与血液循化,让人“活”起来,不至于“僵”住。
肌肉会在运动与锻炼中增强,心肺功能也会得到提升,从而提高免疫力蹭强体质。
过犹不及一话同样适用于此,过度的锻炼会消耗机体从而加速衰老,长此以往心脏也吃不消。
锻炼从来不只是身体的事,大脑也同样需要锻炼,勤于思考往往能让大脑得到更好的开发与锻炼,季先生晚安仍伏案于书精神抖擞这与其善于思考的脾性一定有着必然联系。
运动的重要性被大肆宣传,让不少人忽略了脑力的锻炼,也算是另一种极了。
不嘀咕
嘀咕又可作絮叨唠叨,现今诸多“养生达人”讲胆固醇,说高脂肪,在不断的重复与挑件中养成了爱嘀咕的习惯,费时又耗力,身体负担心理压力都跟着来了,静心生活反倒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遥远目标。
总是战战兢兢把饭吃,糊糊涂涂过日子。
不嘀咕既是一种语言习惯,又是一种心理状态,私下议论或是台上唠叨都容易使人心胸碍于眼前,碍于一隅。
季先生之所以奉行不嘀咕,也是在奉行拥有开阔广大的胸襟,不为杂事所扰,专于生活专于热爱。
“心里没负担,胃口自然就好,吃进去的东西很好地消化、吸收和利用,自然百病不生了。”
季老此话最能说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嘀咕绝不是习惯而是一种态度,只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与健康的体魄状态相适配。
钟敬文在庆贺季羡林先生米寿时曾言:“他朴素,是因为他真诚。”
三不养生法则正是季先生这种朴素在养生方面的一种体现,不劳心忌口便没有食不均衡的烦恼,不执着锻炼就没有锻炼过度的担忧,不子添烦恼就没有心绪的混乱。
朴素实乃良词。
季先生有着规律的生活,学习研究与教学,饮食入睡与锻炼都被安排的井井有条,与友人畅谈或是游至哪一处山水都是季先生浑然天成的生活方式。
甚至午后的小憩,睡前的一盏灯一页书都已融入季先生的生活,这才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由此可观,“三不法则”之外,季羡林先生也身体力行地告诉了人们又一长寿法则——生活规律。
规律的生活往往不容易打乱一个人的生活节奏,也就让人更沉稳更安宁。
对今人而言,早睡早起,三餐有时,这些基本的规律也已经被繁忙的生活状态打破,实在是不应该。
合理调节好工作与休息,是规律生活的第一步。
伏案过久时季先生也会至窗边抚花弄草以解疲惫,平复心绪,这种最自然的调节方式是很值得借鉴的。
现代人有不少被消费与物质冲昏头脑,为了消费工作,为了工作消费身体,将生活意趣完全打破,只可称之为活着。
一些人久坐不动,长此以往会对腰椎造成极大压力,绝不是明智之举。
网络发达带来大量信息浪潮,一呼百应的信息时代已然来临,大量养生秘诀飞走与大小网站,甚至有什么“标准作息时间表”,却不知活动之人怎能照办于生硬的时间表,唯有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找到自己的那一套才是硬道理。
不过无论是哪一套都不可能是熬夜那一套。
“夜猫子”终究是健康的第一大杀手,熬夜对大脑的伤害更是不可逆的。
夜晚狂欢也导致白天精神萎靡,实在是对生活的虐待。
国学大师季羡林,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如何平安活到98岁高龄的呢?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与社会进步,人们也在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老年人来说,提升生活质量,不仅在于物质,更在于心态。于是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年轻人学会了如何解压,老人们学会了如何养生。时代发展的越来越快,人们的平均寿命也越来越长,为了保证长寿健康,在漫长的老年生活中能够快乐度过,老人们不仅自己学着养生,还教给儿女们如何保护身体,有些时候,老人们的养生之术有时还真的有些道理。
说起养老,季羡林先生就十分出名。许多听闻过林先生名声的人,并不是因为他的“三不”养生术,而是因为季老先生一生的成就,他是我国国宝级的大师,拥有终身成就,但论起业余生活,老年时期季羡林先生自己要求自己坚决遵守的“三不”养生术也是十分值得借鉴的。
一、季羡林先生不顺的一生
季羡林先生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的一个乡村中,出生时家庭十分贫苦,自小缺乏营养成长困难,父亲没有什么特长,一直依靠在济南打工的叔父接济,可是在叔父中彩票之后,季羡林家中便发生了变化。叔父在中了彩票之后,将一部分钱分给了季羡林的父亲。没想到季羡林的父亲,因为这一笔钱飘飘自然起来,他抛弃了季羡林母子,留下了一纸休书,独自前往济南买了大房子。
那时季羡林才三岁,母亲也没有文化,只能在乡下给人做工勉勉强强养活他。可惜后来季羡林的母亲因为太过劳累而去世了,季羡林只能去投奔父亲,让父亲抚养。可惜季羡林的父亲太不上进,不肯做工,很快坐吃山空,连生了病都没钱医治。
季羡林11岁时父亲去世,只得去投奔用中彩票钱成功做了一笔生意的叔父。投奔了叔父的季羡林才算过上了一些舒心的日子,叔父待他如亲生儿子一般,送他去读私塾,他还遇到了教自己德语的恩师,季羡林努力读完了中学,考入当时的清华大学。可惜好日子不长,几年之后叔父因为经验缺乏濒临破产,1935年在破产之前,叔父将季羡林送到了国外留学。
到国外留学去之后,叔父这边每况愈下,很快就破产了,身体也大不如前。婶母每日做工给远在他国的季羡林汇钱。在经济情况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季羡林在国外认真读书,学习了好几门外语。最终,1946年季羡林学有所成归国,作为教授任职于北京大学。回国之后的季羡林十分受人重视,1956年还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可惜后来又到了特殊年代,季羡林遭到一些心怀不轨的人残酷迫害,只能下乡接受审判,掩埋自己的一切才华。在特殊年代过去之后,季羡林证明了自己的清白,洗清自己遭受的屈辱,重新就任于北京大学教授,同时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还担任中国外国文学会副会长。自此之后,季先生的一生才算度过了人生中的大起大落,潜心研究佛学以及自己热爱的事业,直至2009年7月因病去世。
二、晚年多灾多病
季羡林先生晚年虽然过上了不那么坎坷的生活,可他的身体又开始出问题了。因为前些年所遭受的打击和迫害,在那段时期受的伤没能够及时医治,季老先生的身体留下了病根,虽然后来也有医生帮忙调理,但为时已晚,他还是经常犯病,身体总有不适。
对于晚年的季老先生来说,这可能算是小灾小痛,但纵观季老先生的一生,这点儿病痛对于他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而且季老先生虽然一生经历坎坷,晚年有病痛折磨,他的心态依旧很乐观,即使在被迫害时期,他也没有对生活失去过希望。
或许生活太苦,季老先生自己成为了自己的太阳。在他留下的日记中,人们很难不笑出声,他每天都能发现新乐趣,他的一生缤纷多彩,好像与常人一样,好像又与常人有千差万别。也许正是因为季老先生的心态,他在晚年发明的养生法延缓了他的病痛,让他活到98岁的高龄。
三、季老先生的“三不”养生法
季老先生在晚年发明的养生方法,俗称“三不”养生法,这个方法十分简单,大部分人都可以做到。所谓三不:即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
所谓不锻炼,不是说不做任何运动锻炼,而是指不过分的锻炼,比如说不做剧烈运动。季老先生认为大脑的锻炼比肢体的锻炼更为紧要,对于他来说,思维敏捷才是最重要的,大脑控制全身,唯有大脑灵活全身才能灵活;而大脑迟缓的话,整个身体也跟着迟缓。
而不挑食,季羡林先生则是完全反对了一些养生专家应该忌口某些食物的观点,他认为人越老越需要营养的均衡,如果忌口某些食物,营养就不能均衡摄入;最后的不嘀咕,对于老年人来说是最难的一步,这也与季老先生乐观的心态有关,他认为老年人不该再想那些不愉快的、令自己一直纠结放不下的事情,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年人要懂得放下过往,眼望未来。
其实除了这三不,季老先生还有两好:好读书、好养猫。这两点其实十分好理解,季老先生一生从事与文学创作,读书对于他来说必不可少,在他的故居里也可以发现他的书房里堆满了书籍;好养猫,季老先生晚年缺少家人陪伴,妻子死亡,因为给妻子置办葬礼与儿子交恶,女儿忙于自己的事业很少来探望,猫就是季老先生唯一的精神慰藉。
现在的老年人大多都是孤独的,孩子们在外忙于工作,很难常常陪伴父母身边,如果老人愿意养一只宠物在身边,也就不会那么孤独了吧。季老先生的养生法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很适用,通过季老先生的养生法,大致可以看得出季老先生的晚年有多祥和,也说明怎样的养生方法都离不开一个好心态。
人不运动不健康前句是什么?
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
下面介绍一些有关健康的歇后语:
1.千保健,万保健,心态平衡是关键
2.怒伤肝,喜伤心,悲忧惊恐伤命根
3.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
4.心胸宽大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
5.要想健康快活,学会自己找乐
6.妻贤夫病少,好妻胜良药
7.祸从口出,病由心生
8.好人健康,恶人命短
9.性格开朗,疾病躲藏
10.房宽地宽,不如心宽
11.人有童心,一世年轻
12.笑一笑,十年少
13.一日三笑,人生难老
14.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15.哭一哭,解千愁
16.有泪尽情流,疾病自然愈
17.丈夫有泪尽情弹,英雄流血也流泪
18.先睡心,后睡眼
19.药补食补,不如心补
20.饭养人,歌养心
21.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巧
22.暴饮暴食会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23.吃得慌,咽得忙,伤了胃口害了肠
24.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
25.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
26.宁可锅中存放,不让肚子饱胀
27.每餐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28.常吃素,好养肚
29.宁可无肉,不可无豆
30.吃米带点糠,营养又健康
31.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32.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33.饭前喝汤,胜过药方
34.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35.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
36.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
37.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
38.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
39.萝卜出了地,郎中没生意
40.人说苦瓜苦,我话苦瓜甜
41.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
42.胡萝卜,小人参;经常吃,长精神
43.西红柿,营养好,貌美年轻疾病少
44.小小黄瓜是个宝,减肥美容少不了
45.多吃芹菜不用问,降低血压喊得应
46.大葱蘸酱,越吃越胖
47.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48.一日两苹果,毛病绕道过
49.一日三枣,长生不老
50.核桃山中宝,补肾又健脑
51.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
52.锻炼要趁小,别等老时恼
53.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
54.日光不照临,医生便上门
55.刀闲易生锈,人闲易生病
56.懒惰催人老,勤劳能延年
57.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58.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59.立如松,行如风
60.要得腿不老,常踢毽子好
61.要得腿不废,走路往后退
62.出汗不迎风,跑步莫凹胸
63.汗水没干,冷水莫沾
64.要得身体好,常把澡儿泡
65.要健脑,把绳跳
66.心灵手巧,动指健脑
67.多练多乖,不练就呆
68.常把舞来跳,痴呆不会到
69.要得身体好,常把秧歌跳
70.常打太极拳,益寿又延年
71.养生在动,动过则损
72.吃人参不如睡五更
73.中午睡觉好,犹如捡个宝
74.冬睡不蒙头,夏睡不露肚
75.睡多容易病,少睡亦伤身
76.吃得巧,睡得好
77.吃好睡好,长生不老
78.经常失眠,少活十年
79.一夜不睡,十夜不醒
80.坐有坐相,睡有睡相,睡觉要像弯月亮
81.热水洗脚,如吃补药
82.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
83.食不语,睡不言
84.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85.指甲常剪,疾病不染
86.冷水洗脸,美容保健
87.刷牙用温水,牙齿笑咧嘴
88.饭前便后要洗手
89.多喝凉白开,健康自然来
90.白水沏茶喝,能活一百多
91.饮了空腹茶,疾病身上爬
92.喝茶不洗杯,阎王把命催
93.尽量少喝酒,病魔绕道走
94.戒烟限酒,健康长久
95.饭后一支烟,害处大无边
96.多吃咸盐,少活十年
97.甜言夺志,甜食坏齿
98.吃药不忌嘴,跑断医生腿
99.欲得长生,肠中常清
100.垃圾食品危害多,远离方能保健康
不锻炼不运动不养生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不经常锻炼身体、不锻炼不运动不养生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上一篇: 中国养生运动的开山鼻祖是谁
- 下一篇: 很抱歉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