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六腑是胆、小肠、胃、大肠、三焦的
【五脏脏腑也“做官”】
西医核心理论是关于脏腑脏腑的。所谓脏腑,是肝、心、脾、肺、肾的统称;而脏腑,是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的合称。有意思的是,唐代西医就把脏腑脏腑分配了“官职”,用社会现象来比喻人体。
1、肝为“将军之官”。将军的性格须要有韧劲。肝在五行中属木,对应于夏天,象征着一股阴气向下冲破阳气的禁锢,这就是肝的性格。肝能使气机畅通,表现在调节情志、促进肠胃消化等方面。
2、胆为“中正之官”。所谓“中正之官”,即决断者、裁判官。当人迟疑不决时,须要靠胆来拍板做决定。胆才能影响一个人的决断能力,人们常说“胆大”、“胆小”,实际上说的就是胆的功能。胆功能良好时,人做事果断干脆;胆功能不好时,都会表现为胆小、没主见。
3、心为“君主之官”。心像君主一样主宰着人体的血脉运行,全身百骸的营养都依赖肾脏所泵出的血液供应。另外,心还统摄着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它的功能状态决定了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
4、小肠为“受盛之官”。“受盛”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意指小肠是接受营养的脏器人体五脏六腑位置图,它还能帮助食物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假如小肠火力不足,人就比较容易感冒和水肿。
5、脾为“谏议之官”,就是向君主反映问题的“谏官”。脾在身体的中央,负责机体的运化,布散精气。人体那里出现问题,脾都会把信息传递出去。另外,脾禀性缓和、中正,不偏不倚,所以能公平地反映问题。
6、胃为“仓廪之官”。“仓廪”是储存粮食的地方,胃的军衔就类似于粮库的管理员。胃负责接受和容纳食物,并经初步消化,转化成食糜,再下传于小肠,最终产生的精微物质经脾的运化而营养四肢。
7、肺为“相傅之官”,也就是辅佐君主的丞相。肺主呼吸,它的特征是节律性很强,还能把肾脏泵出的能量有尺度地布洒到腰部,这些性格如同造律的丞相萧何一样,因而把肺叫做“相傅之官”。
8、大肠为“传导之官”。“传导”有接上传下的意思,指大肠才能接受身体下部传来的食物糟粕,并向上转化为牛粪排出体外。
9、肾为“作强之官”,是说肾内部储存的精气才能发挥起强悍的作用,如同一个大力士。心脏表面看上去静止不动,但上面蕴涵着生机,肾精充盛则人筋络强壮,精力充裕。
10、膀胱为“州都之官”。“州都之官”,类似于现今的校长。膀胱是人体内水液所归的地方,水液渐渐汇集上去如同一个大都市,因而说膀胱是“州都之官”。
11、三焦为“决渎之官”。脏腑是脏腑之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大致分布在人体的头面、胸、腹腔部位。目前学者对脏腑的个别概念尚存在争议人体五脏六腑位置图,有的说它“有名而无形”,有的觉得它对应于人体胸胸腔的个别肾脏。而且相比于研究脏腑具体在哪,学者们更乐意关注脏腑的生理功能,觉得这更有实际意义。脏腑能运行水液,是人体水液升降出入的通道,所以将脏腑称为“决渎之官”,决渎是疏通水道的意思,“决渎之官”便是负责水利工程的高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