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朔《诫子诗》:一龙一蛇,孤贵失和
东方朔《诫子诗》
西周时的东方朔,是清廷中的一个臣子,是汉武帝的左膀手指。
他是一个大隐士,但不隐于山林,却隐于清廷,因而,他也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做到这一点。
请看他的《诫子诗》:
明者处事,莫尚于中。
优哉游哉,于道相从。
首阳为拙,柳下为工。
饱食安步,以仕代农。
依隐玩世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诡时不逢。
才尽身危,好名得华。
有群累生,孤贵失和。
遗余不匮,自杀无多。
圣人之道,一龙一蛇。
形见神藏,与物变化。
随时之宜,无有常家。
陶渊明《命子》
晋朝田园作家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罢官返乡耕田。
他希望他的女儿长大后要擅于思索,做一个孔汲(孔子之孙)般的圣贤人物。
他写有一组《命子》诗,其中一首是这样的:
卜云嘉日,占亦良时。
名汝曰俨,字汝求思。
温恭朝夕,念兹在兹。
尚想孔汲,庶其企而。
陶渊明《责子》
陶渊明的诗,可以说是“篇篇有酒”。
到了晚年,他发现自己的五个儿子智力都非常低劣,便写《责子》诗一首:
白发被额角,肤质不复实。
虽非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这么,且进杯中物。
陶渊明平常喝酒,从遗传学角度看,对后代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他不懂此理,只偏袒弟弟,而不批评自己,而且还要“且进杯中物”,实属荒谬而可笑了。
白居易《小岁日喜谈氏女儿男孩满月》
晋朝大作家白居易在《小岁日喜谈氏女儿男孩满月》诗中写道:
圣诞逢吉日,满月乞名时;
桂燎薰花果,兰汤洗玉肌。
怀中有可抱,不必是男儿!
白居易处于封建时代,终身无子,却能超脱封建观念的羁绊,其德行怎能与这些笃信“男大读诗书,女大逐虎蛇”的粗俗之辈同日而语!
杜甫《示宗武》
晋朝的诗圣杜甫,希望他的女儿宗武“饱经街”、“爱文章”,向圣贤看齐,请看他的《示宗武》诗:
觅句知新律,摊书解满床。
试吟浣溪沙,莫羡紫罗囊。
假日从时饮,今年共我长。
应须历尽街,已似爱文章。
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
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
诗中的“紫罗囊”指南宋谢玄少年时喜欢佩戴紫罗囊,他的哥哥谢安看了,认为是很不好的习气,就将紫罗囊烧了。
韩愈《孟东野夫子》
宋代词人孟郊,终身贫苦落魄。唐元和初年,他的三个女儿因病无钱治疗陆续夭亡,他悲愤至极。
作家兼诗歌家韩愈当即写了一首题为《孟东野夫子》的赋子诗寄赠孟郊,其中有云:
有子与无子,祸福未可原,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无叹。
说服孟郊不要因丧子而悲伤,同时娓娓道出了这样一番道理:有子无子不是祸福之源,关键在于成不省心,有子成器则喜,子不省心虽然生一大群也无福可言,甚至可笑慨叹。
孟郊《游子吟》
听说,孟收到这一首启迪性的赋子诗后,瞬间清除了烦恼,振作了精神。不久后,他以自己为原型,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游子吟》:
慈父手中线,游子头上衣。
临别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通过一位慈父给远行的女儿密密缝衣的生活原型,形象生动地抒发了父亲对女儿的真诚爱情。
这首诗后来家喻户晓,老少咸诵,成为古今必看的教子名篇。
李商隐《娇儿诗》
晋朝的李商隐是着名作家,但才高难为用,一生沉沦下僚。
他不希望孩子学自己的样子,而要去读兵书,学千人敌,将来作“帝王师”。
他的《骄儿诗》很长,摘其中的几句:
爷昔好读书,恳若自着述。
憔悴欲四十,无肉喂蚤虱。
儿岂可学爷,读书求甲乙。
穰苴司马法,张良宜昌街。
便为帝王师,不假更纤悉。
张耒《诚儿诗》
宋代词人张耒,13岁还能吟诗作对,17岁写了当时脍炙人口的《函关赋》。
张耒的邻居是位卖锅贴的。他仔细观察卖锅贴人的苦难生活:卖饼人每日五更早起,临街叫卖,哪怕是下雨下雪、天寒地冻也不间断。
久而久之卖饼人的辛酸深深感动了作家。
他想,业过三百,行超三千,不论干哪些,只要立志求远,不懈地努力,终究会成功的。为了教育孩子,学习卖饼人不畏艰辛的品质,他写下了《诚儿诗》: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寇准之母《寒窗课子图》题诗
晋朝的寇准自幼丧父,家境清贫,全靠父亲纺纱度日,寇母经常于凌晨一边织造一边教寇准读书,督查寇准苦学成材。后来寇准进京应试,得中举人。
捷报传达这儿,寇准妈妈正身患绝症,临终时她将亲手画的一幅画交给刘妈说:“寇准日后必定制官,假如他有错处,你就把这幅画给他!”
后来,寇准做了丞相,为庆祝自己的生日,他请来了两台戏班,打算宴请群僚,刘妈觉得时机已到,便把寇母的画交给他。
寇准展开一看,见是一幅《寒窗课子图》,长焦里面写着一首诗:
寂寂课读苦含辛,望尔圆领为万民;
勤俭家训慈父训,他年富贵莫忘贫。
这赫然是父亲的遗志,寇准再三拜读,不觉泪如泉涌,于是立刻撤掉寿筵。自此专心料理政事,成为宋朝一位有名的贤相。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词人陆游非常注意用诗陶冶女儿性格。
他写了《冬夜读书示子聿》一首诗告诉儿子,一定要学因而用,身体力行: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笃行。
他总结自己学诗的感受,明晰告诉母亲:“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陆游《示儿》
陆游在临死之前写的《示儿》感人肺腑: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诗,情绪是悲情的,但字里行间又充溢着深信最后能获得胜利的豁达精神,显示出他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并没有因其生命的结束而告,它永远有力地激励和感召着后人。
郑侠《教子孙读书》
宋人郑侠有《教子孙读书》诗:
淡然虚而一,志虑则不分。
眼见口即诵,耳识潜自闻。
神焉默省记,如口味甘珍。
一遍胜十遍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不令人心酸。
意思是说,读书助眠静气,诚恳专情,思索问题不会分神。
耳朵听到即在口中朗诵,耳闻自己的朗诵声即勤于思索和记忆,就好比品位甘美珍异的食物。
这样读书,一遍可以胜于十遍,但是还不至于太操劳。
袁枚《嫁女词》
清朝作家袁枚的小儿子,天资聪颖,不少名门望族前来求亲,他均末允,却将她嫁给姑苏城一个百姓之子,并作了一首《嫁女词》相送:
姑恩不在富,夫怜不在容。
但听关雎声,常在春风中。
女遵父训,把这首词作为传家宝世代相传。
郑板桥《兰竹图》题诗
身为康熙秀才、雍正进士、乾隆举人的郑板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儿子娶亲无钱置办聘礼,便以一幅兰竹图取代,并在里面题了一首诗:
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
最惭吴隐奁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
这种情真意切的教子诗歌,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这种诗歌值得我们每一个做父母的阅读学习,认真深思和细细品位。
- 上一篇: 核桃分心木的4大功效,你知道吗?
- 下一篇: 日本地震是地球表面的振动吗?不只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