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阴虚/中医药疗法
作者/郝瑞夫
主题:热证/阴虚中医疗法/中医疗法@董建华
温病伤阴是温病发生过程中的重要病理机制。 在此基础上,温病理论和清热滋阴生津的方法,发展成为中医临床讨论的课题,受到历代温病专家的重视。 。 精辟的一句话“留有一定的津液,就会有一定的元气”。 这一精辟的论述,高度概括了滋阴护津在热病中的地位和作用。 导师董建华教授拥有50多年的临床经验,对温病、阴伤证的治疗有独特的见解。 治疗以滋阴生津、保护津液、滋补祛邪为主。 用药轻而精,原理方法严谨,故治疗效果显着。 笔者在跟随导师学习的过程中,整理了丈夫诊治温病阴伤证的临床经验,以供同修参考。
1、区分发热的主要症状和特点,展示阴伤的基本病理
董先生认为热病是温毒所致,属外感伤阴之病,特点是重热。 虽然说“外感六淫所致”,但临床上,根据四时气候的特点,可将其分为风、热、湿、燥四类致病因素。 他还指出,发热、出汗、昏迷、颠簸、斑疹、白痂是热病的六大特征症状。 其中,具体分析发热类型和有无出汗两大症状,进一步体现了发热性疾病的特点。 至于阴伤的特点,认为发热是各种发热性疾病、性病的常见症状。 一方面是邪与善的斗争,是正气抵御邪热的防御。 另一方面,也会消耗健康能量,损害身体。 他将热病分为六类,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热邪侵袭机体而导致正邪冲突、津液亏耗的病理过程。
热病初起时的低热,常伴有恶寒发热,是邪气外逸所致,伴有微汗,微渴,舌尖红,苔薄。苔白少润或薄、黄而干等轻伤肺、伤身症状; 到了中期,脚热度很高,持续时间也很长。 还可见大汗、口渴、面色潮红、脉重等症状。 这是内热过多、蒸腾液外漏的表现。 有明显的津液消耗症状; 少阳邪热来往,多由温热湿热所致,并伴有口渴、苔腻。 邪使少阳一半在外,一半在里,气运不利,津液不能化。 湿邪形成,具有湿滞和津液损伤的双重特点; 气营双烧时,热气升降,波动较大,并伴有汗出、烦渴、舌红、苔黄燥等症状。营地里正在燃烧的瓦斯。 热入营血时灼热,尤其是夜间,常伴有舌红、口渴或不渴、昏迷等症状。 这是邪恶进入阵营血液。 ,由伤阴、灼伤阴血所致; 疟常热,有热而不寒,或多热少寒,舌满口渴,是阴气先伤,阳气独生所致。 热病后期的低热,常有口舌干燥、有饮酒倾向的症状,这是津液尚未痊愈、残邪尚未净化的表现。
可见,虽然因致病因素、致病部位不同,发热的类型也不同,发热的阶段也有差异,但发热引起津液流失的基本病理是相同的,都是从发热开始的。从表面到内部,从表面到表面。 深部疾病的发展,反映了邪热盛盛、阴液损伤日益加重的病理转化。
是否存在汗水,测量了多少汗水,其性质是什么? 对辨证分型、观察阴津损伤程度、预测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董先生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无汗、轻汗、多汗、臭汗、粘汗、战汗六种异常出汗的类型。 其中,无汗指的是出汗而不是出汗。 一是见寒邪扎在表面,表冷内热。 是由于内蕴温热,外邪再感所致。 二是见邪热入营,灼伤营阴,故不可为。 汗。 微汗是指全身出汗,但量不大。 是邪气郁于肺卫所致。 病在表面,津液损伤较轻; 多汗是由于夏季暑热,内热蒸迫,津液外泄,持续出汗所致。 出汗越多,津液受伤就越多; 臭汗是指汗液有酸臭味,是湿热之邪执着所致。 它蒸腾皮肤表面,导致不断出汗,也有伤阴的可能; 粘汗就是出汗的意思。 比如油,就是阳不克阴,阴阳都脱离,是精将枯竭的危险征兆。 战争汗水是善恶斗争造成的。 若战汗不化,则为津液内伤之象,正不能克邪。 因此,出汗异常是邪热蒸发津液,迫使津液外泄而引起的,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津液损伤。
具体分析临床证候时的发热、出汗异常的类型,对于确定病位、病情轻重、津液损伤程度以及辨证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正应了先贤之言:“热病不伤胃液,而耗肾液”、“热病易伤阴”、“温病为阳邪……最好发泄”,阳必伤阴”、“热病不伤阴”,与“有不耗阴者”、“测汗者,可判断津液存亡,清者”的观点是一致的。气机运行受阻”。
2、讲究滋阴生津、护津护本祛邪之法。
热病是温邪之毒所致,易化燥伤阴。 因此,董老先生一直主张,在治疗热病时,在清热祛邪的同时,要注意凉血、润燥以存阴,不要乱用辛温之品。 抗劫阴耗液生变。 受“津液存则有元气”之说的启发,董先生非常重视生津救阴在治疗温病中的作用。 他指出,阴液的存留对热病的预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他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了十五种治疗温病的主要方法。 其中生津养阴之法,充分体现了他在温病诊治中注重滋阴生津的学术思想。 总结起来,主要有:
2.1润肺胃滋阴:主要适用于秋燥、风温、冬温等灼伤肺胃而引起阴损津液耗损的症状,如低热、口渴、喜好等。用于饮后干咳无痰,舌红少津。 常用沙参、麦冬、黄精、玉竹、花粉、石斛、桑叶、贝母等润燥滋阴; 若燥伤肺,肺阴亏虚,则出现身热、口渴、干咳、痰多等症状。 对于中血、胸痛、舌红干者,治疗以清燥润肺为主。 可以选择麦冬、人参、枇杷叶、阿胶、炒杏仁、桑叶等产品。
2.2清解尤纳生津:主要用于各种热病后期,胃阴受伤,余邪未清,表现为低热、口渴、纳差、舌质红少苔,常用沙参。沙参和麦冬。 、竹叶、石斛、石膏等。
2.3 熄风潜阳救阴:主要用于春温、湿热、秋燥、冬温等病。热邪深入于人下焦,灼伤人体真阴。肝脏和肾脏。 症状为手足蠕动红热病,抽搐无力,舌质暗暗无苔,脉沉细无力。 这种情况下可以用三甲府脉类来滋阴潜阳。
2.4 酸苦解热滋阴:主要用于暑热后期,热灼肾阴,水不制火,表现为烦躁、口渴、舌红、脉细等。 。 常用的有乌梅、黄连、麦冬、地黄、人参、阿胶酸、苦味清热、固水泻火。
2.5清热祛邪滋阴:主要适用于热病后期,阴虚内热,阴邪克制,夜热初凉,热退后无汗等症状。 。 用黄芩、瓜蒌、地骨皮、龟板、知母、丹巴清热滋阴,渗阴除残邪。
但在临床上,病情复杂,并不仅仅采用滋阴生津的方法。 它常常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例如,发烧时,邪气侵入肺,卫肺。 对津液的损伤虽轻,但必须辛凉,才能化解津液,而不损伤津液。 、银翘散或桑菊饮中酌情用沙参、花粉与芦根混合,以生津; 若身体阴虚,又受外邪,表里两虚,宜滋阴发汗。 用玉竹、地黄、花粉滋阴生津强身,配以豆豉、白草、薄荷、黄芩,清热祛邪。 若燥热伤肺,损伤肺阴,可用清凉润燥之法,用沙参、麦冬、梨皮润燥滋阴,配以桑叶、杏仁、贝母、栀子等,清凉舒缓肺部。 它既清爽又滋润。 另外,如清气护津的白虎法; 清营汤法清心凉身护阴; 犀角地黄汤凉血解毒,护阴血; 持阴持气之法等,都是以滋阴生津以保正气为目的。 董先生认为,在临床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和发热不同阶段津液耗损的程度,选择不同的滋阴生津产品,要么单纯采用滋阴生津的方法,要么单纯采用滋阴生津的方法。促进产液,或与其他方法相结合。 ,对于防止发热蔓延、提高发热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3.临床试验案例
3.1 春温伤阴案例
李某,女,54岁。 1960年3月10日初诊。近来发热,伴头痛、咳嗽气促、口干喜饮、盗汗、小便黄、舌红无苔、脉沉数。 辨证:冬寒内化,久滞化热。 又感时邪,伏气出气营。 主治:祛潜热、清气生津。 方药:桑叶10克,连翘10克,薄荷5克,甘草3克,黄芩5克,栀子6克,花粉10克红热病,人参10克,生地10克,麦冬10克,石膏(先)15克,知母10克,梗米。 3克。
服二剂,外邪泄,内郁热渐减,阴损症状明显好转,热渐消,舌干润,因咳痰,宗原意加痰。清肺之品,方:牛蒡6g,连翘10g,杏仁10g,桔梗5g,贝母6g,石膏10g(先),知母6g,栀子6g,甘草3g,熟地12g,黄精6g,麦冬刺参10克。 服3剂后,热已退,咳嗽已退,略思食,舌红渐淡,脉缓,病情已近痊愈。 然后我就可以清补肺胃,改善症状。 药用:生石膏10克,竹叶5克,茎米6克,沙参15克,半夏5克,麦冬10克,山药10克,扁豆12克,桑叶6克。服后痊愈。 1剂
注:本例发病为春温病,属“温病”。 由于寒化热,发自内部,所以最易化热伤阴。 此病是外邪所致,妇气源于气营。 因此,患者的症状有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小便黄、舌红无苔、脉沉等,都是热灼阴之象。 治疗以清热滋阴为主,宣鹿为辅。 初诊用白虎清气,熟地、黄芩凉血滋阴,再配以桑叶、连翘、薄荷、栀子等散邪,疗效显着。用药后效果明显。 二诊时沿原方,加牛蒡、桔梗补肺气,杏仁、贝母化痰止咳,最后加竹叶石膏合沙参、麦冬,改善后遗症。 可见,温病不能靠发汗来解决。 必须处于清亮的状态,再加上滋阴生津,才能有效果。
3.2 热伤营尹案
李某,男,23岁。 1984年11月5日初诊。近年来,持续低热,尤以午后为甚,心慌心烦,气短胸闷,睡眠不佳多梦,口干,尿黄,舌质红带腻。苔少,脉细数。 辨证:心气不足,温邪感。 主要功法:益体安神,祛邪。 方药:柴胡饮10克,黄芪10克,青蒿10克,白薇10克,芦根20克,白芍10克,知母6克,熟地10克,圣龙牡各15克(首),生地6克。桑叶、菊花10克。
11月15日复诊:服上述药6剂后,低热渐退,心慌,睡眠不佳,口干,小便黄,舌脉如前,温邪已愈。没有机会表达出来,心力却没有恢复。 然后服下养心清热安神药: 材料:地黄10克,黄精10克,沙参10克,麦冬10克,花粉10克,白芍10克,丹参15克,夜曲草15克,珍珠母(第一)20克,芦根20克,青蒿10克。
三诊:六剂以上,低热退,除口干心悸,小便黄,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数外,诸症消退。 然后滋阴安神,利小便,传导热量。 药用用途:地黄10克、黄精10克、麦冬10克、太子参10克、太子参10克、瓜蒌10克、瓜蒌10克、晚蚕10克(包)、车前子10克(包) )、珍珠母20克(先配))、生白芍10克。 服药 6 剂后,他康复了。
注意:身体心阴不足,感受温邪,阴阴又受损伤,常伴有低热、心慌、烦躁、失眠等。 养邪外化之法是必须的,但祛邪容易,心阴恢复缓慢。 药效比较慢,需要坚持吃药。 三诊时用生地、黄精、麦冬、白芍养心,石结、花粉生津,太子参益气阴,珍珠母安神。 。 大便出去,阴液充足,内热清,诸症痊愈。
选自《中医杂志》,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如果使用不当,请联系我们。
提交/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