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杯水到底能不能喝?答案在这里!
首先,这种说法也有“西方”渊源。 这里的8杯水是指一个标准玻璃杯中的8盎司水,大约等于240ml水。 其实,8杯水的提议源于1945年美国食品与营养委员会国家研究委员会( ),该委员会发布了饮水量的推荐标准,即每消耗1kcal的能量需要换1ml的水例如,按照人体能量摄入标准2000大卡,对应的饮水量为2000/240≈8!
用西方术语来说,8杯水就是这样来的!
在我国也有8杯水的说法,其实是有一定依据的。
一般成年人通过排尿、排便、体表蒸发、呼吸和出汗会损失约2.5升的水分,因此我们需要相应地补充水分。 除了食物摄入和新陈代谢产生的水外,我们还需要主动喝水。 2010年7月至8月,北京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员对我国4个城市的成年人饮用水状况进行了调查。 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的饮水量占总饮水量的56%; 用水量中位数为1488毫升,其中男性为1679毫升每天喝8杯水是多少毫升8杯水正确喝水时间表,女性为1370毫升。 基于这一发现,研究小组建议,在温和的气候条件下,轻度体力活动的成年男性每天喝1.7升水,成年女性每天喝1.5升水。 如果一杯水约为200-250毫升,那么上述建议量约为每天8杯水。
随后,这一建议还被写入《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年)》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成为我国营养领域的权威数据。
问题是,这8杯水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必须喝8杯水,多了或多少了都不行。
我们之所以使用“每天8杯水”的说法,是因为它比具体的水量数据更容易记住。 因此,在说“每天8杯水”时,要注意杯子的容量。
另外,每个人喝水的量也不宜相同。 事实上,存在个体差异。 许多因素会导致每个人的需水量存在差异:
1.2000大卡的能量相当于水,每个人的能量需求有一定的差异。
事实上,我们每天消耗的水总量包括食物、汤、牛奶等中的天然水,以及我们喝的水和饮料。 如果食物和水的摄入量较大,并不意味着必须喝8杯水。
另外,每个人的能量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根据能量代谢水来计算并不准确地适合每个人。
食物占水摄入量的比例因国家、文化和个人饮食习惯而异。 中国居民的主要烹饪方法是蒸、炒、炖,这些方法不仅保留了食物中的大部分原有水分,而且在加工过程中还额外添加了水。 因此,中国居民从食物中摄入的水量可能达到总水摄入量。 金额的40%以上。 相比之下,西式快餐往往采用煎、煎等方式烹调,这会减少食物中水分的摄入量。
因此,“饮水量”和“耗水量”并不相同,而是有很大不同。 如果不加区分,我们可能会误解(或让其他人误解)某些数字。 例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建议中国居民每日总饮水量为2.7至3升,但也说明这包括饮用水和膳食水。 上述1.7升和1.5升的数字是单独饮用水的建议量。
2、饮水量与总能量摄入量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事实上,我们所吃的食物中三种供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所需的水量是有很大不同的。 每1g蛋白质需要与3.3g水结合; 每1克以糖原形式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的碳水化合物还需要与2.5-3克水结合。 相反,唯一的“油水不溶性”疏水性脂肪储存不需要太多的水。
那么问题来了。 虽然每天的摄入量可能是2000大卡,但如果一个人遵循70%碳水化合物的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另一个人遵循生酮饮食(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
3.一个人需要的水量必须覆盖额外排出的水量,并且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
如前所述,这是针对标准能量摄入量为 2,000 kcal 的个人的建议。 事实上,每个人的年龄、身高、体重、运动量、出汗量、肾脏代谢能力的差异,导致能量需求的差异和饮水量的“异质性”非常大。
例如,如果同一个人消耗2000大卡的能量,但一个人出汗多,另一个人出汗少,很可能前者需要喝10杯水,而后者需要7杯水。
因此,《膳食指南》中关于饮水量的建议反映了适合生活条件和体力活动水平相对“一般”人群的“一般”推荐量。 当运动量增加、环境炎热、发生某些疾病(如发烧、腹泻、呕吐)以及怀孕或哺乳期间时,身体对水的需求量会增加。
“8杯水”这句话可以帮助我们轻松记住每天需要喝的水量,但不可能符合每个人的需求。 我们不需要太执着于此,也不需要过度担心“水喝不够”,而是需要尽可能多地喝水。
那么科学补水的参考量是多少呢?
这是一项技术工作。 最准确的金标准是用“双标水法”测试一个人每天代谢了多少能量,然后计算出用水量和排放量。 因为这是基础知识:
人每天需要的水量=新陈代谢消耗的水+排出体外的水(呼吸、出汗、尿液、粪便)
因此每天喝8杯水是多少毫升8杯水正确喝水时间表,参考2022年更新的、更全面的研究,发现一个人真正需要的水与以下因素有关:
体力活动水平、性别、经济水平、年龄和去脂体重。
前三项很容易理解。 它们是“外在因素”,直接影响每天排出的水分,包括汗液、粪便和尿液。
只有年龄和去脂体重才是与能量代谢相关的“刚性因素”,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衡量。 论文还举了一个例子。 例如,一个20岁的男孩,体重70公斤,体力活动适中,生活在温度、湿度适宜的环境中,每天会损失3.2升左右的水分。 如果按照我国饮用水占总饮水量的50%来计算的话,那么他每天确实需要喝8杯水。
相反,一个体重60公斤的女性,生活在同样的环境、同样的年龄,每天会流失大约2.7升的水,也就是说她需要喝6-7杯水。
然而,20岁是人一生中水分代谢最旺盛的时期。 因此,据此计算,如果你是一位65岁的老年妇女,体重只有50公斤,体力活动量已经大幅减少,那么她每天所需的饮水量可能会减少。 ,而老年人可能患有一些泌尿系统疾病。 强行喝8杯对于身体“补水”没有任何意义,只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首先,“8杯水”是一个基准。 如果因为其他非身体因素导致喝水较多,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线补充水分:
▶ 运动量大:运动量大对应新陈代谢旺盛,能量需求高。 喝水的量也需要根据情况增加。
▶ 气候、湿度引起的出汗过多:这是炎热夏季最关键的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无法计算出汗量,口渴就是最明显的信号。 然而,等到口渴才喝水时,尿液渗透压实际上已经升高了。 建议您定期主动喝水,不必感到口渴。 仅在口渴时才喝水; 这里还要提醒大家,出汗过多导致的脱水其实是需要补充电解质的,否则身体很难维持相应的渗透压,补水的效率也不高。
▶ 排尿和腹泻:例如饮酒有间接利尿作用,咖啡因也可以是温和的利尿剂,生病和腹泻可以增加水分排泄。 在这些情况下,需要适当增加饮水量。
▶ 饮食质量低:这个因素被很多人忽视。 据科学统计,对于中国居民来说,大约50%的水来自我们所吃的食物。 事实上,天然食品如蔬菜、水果、煮熟的生谷物、轻度加工的肉蛋、豆制品等含水量较高,约为40%至90%。 如果您的饮食模式接近膳食指南,那就太好了。 否则,如果每天过量食用低水分的超加工食品,如烤面包、饼干、手抓饼、油条、肉干、蛋白棒等,这些食物中的可利用水分就会大大减少,并且反过来你需要喝下去的水量也会相应增加——不过好在身体很聪明,吃零食多的朋友肯定会更容易感到口渴。
综上所述
1、每天八杯水的想法确实有一定的依据,但也存在个体差异。
2、人体的需水量不仅要考虑能量代谢,还要考虑因个体因素排出的水量来衡量总量。
3、凡是通过出汗、排尿、腹泻等增加排水的情况,都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增加饮水量。
4、吃太多低水分、超加工零食的人也需要额外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