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易诱发疾病,医生建议及时补充水分并保证休息
高温天气易导致疲劳乏力,严重者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中暑等,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户外工作者等易感人群较多。医生建议,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工作或学习时,应保证在凉爽通风的环境中充分休息,并及时补充水分。
近日,一名27岁的年轻男子被120送往北京同仁医院亦庄院区急诊室。其同伴称,患者是一名建筑工人,在高温户外作业时突然摔倒在地。
北京同仁医院亦庄院区急诊科主任曹秋梅告诉记者,患者送至医院时神志恍惚,四肢抽搐,体温高达40℃以上,诊断为中暑。经过急救队近6个小时的抢救,其意识逐渐恢复,生命体征恢复正常。
曹秋梅说,最近受高温天气影响,医院急诊病人增多,主要以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脑梗塞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长期卧床患者为主,他们对高温的适应能力较差,高烧易诱发基础疾病发作,还有一些在户外工作的建筑工人、快递小哥等。
高温天气容易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户外工作者该如何防护?出现中暑症状该如何应对?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典型中暑和劳力性中暑
入冬以来,全国各地高温天气持续,据中央气象台7月19日预报,未来10天我国高温天气呈较强发展趋势,局部地区可能达到40℃以上。
高温天气容易引起疲劳、烦躁、食欲不振、工作效率降低等,严重时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中暑,甚至导致死亡。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龚小杰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中暑常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发热、胸闷、心率加快、血压低、抽搐,甚至昏迷,患者常到急诊科、心脏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等科室就诊。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方晓蕾介绍,中暑是指长期受高温、热辐射等影响,引起的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等症状的总称。中暑是热诱发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种,死亡率很高。
根据病因和易感人群不同,中暑分为经典型中暑和劳累型中暑。经典型中暑主要是由于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导致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所致,通常无剧烈体力活动,体温调节功能受损者易发病,如婴幼儿、老年人、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者、长期卧床患者、肥胖患者等。
劳力性中暑主要因高强度体力活动,导致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所致,多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如参加夏训的军人、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等。虽然劳力性中暑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易发生,但环境条件并非必要条件。
工作1至2小时,适当休息、喝水
高温天气下,在户外工作的劳动者该如何做好健康防护?曹秋梅说,如果无法避免户外作业,需要做好防护措施。一是提供清凉饮料,二是合理安排时间,保持足够的休息时间。
“对于需要长时间在户外工作的高强度工作,采取轮班制度、合理设置工作时间、尽量避免中暑等措施可能更为合理。另外,如果预见到有中暑的可能热射病该怎么防治,应做好药品和急救准备。”曹秋梅说。
“如果刚开始工作,需要逐渐调整工作时间和强度,由少到多、由轻到重,让身体适应高温环境,这个过程一般需要1至2周。”龚晓洁说,夏季需要在户外工作的人员,要特别注意不要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要适当安排工作量,劳逸结合,减少中午和下午的工作量,工作1至2小时后要充分休息、喝水。
除了提供物质保障、合理安排工时和工作量外,还要加强对户外作业人员防暑降温的宣传,让作业人员注意高温伤害的危害,正确避暑。
对于预防中暑的方法,龚小洁建议,第一,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第二,避免饮酒及含酒精的饮料,酒精会减慢人体对外界的反应,影响对不良环境的感知热射病该怎么防治,延误疾病的发现;第三,适当补水,水和电解质对于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非常重要,脱水会加重中暑,可以多喝绿豆汤,吃西瓜等水分充足的水果。至于用药建议,要根据自身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
医生建议随身携带清热解暑物品
降低中暑死亡率关键在预防。曹秋梅强调,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工作或学习时,一定要保证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中充分休息,及时补充水分。
中药在中暑防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中草药如菊花、金银花、荷叶、薄荷、广藿香等,都有清热解暑的功效,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重症中暑的发生,在发病第一时间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曹秋梅表示,可以随身携带风油精,当出现轻微中暑症状时,可以涂抹在人中、太阳穴处,使主观感觉凉爽一些。如果在高温环境中感到头晕、恶心,休息后没有好转,应该尽快去医院就诊,让医生及时对症治疗。
龚小洁强调,高温天气下,人们应尽量呆在凉爽的环境中,不要害怕使用空调等降温设备。外出时应避开高温时段,尽量早出门、晚出门。外出时应涂抹防晒霜,穿浅色透气衣物,缩短在高温环境中的停留时间。此外,要特别关注一些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婴幼儿、有心血管、精神疾病的人,如果出现发热、腹泻等急性疾病,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