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普及养生网!

普及养生

当前位置: > 常识 > 疾病常识

疾病常识

2022年3月31日儿童发生不明原因严重肝炎

2024-03-29 10:04:01疾病常识
现有证据未发现各病例之间存在明显的流行病学关联,尚不支持其为传染性疾病。二、本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朗(二)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需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发现疑似病例按照要求及时上报。

2022年3月31日,英国苏格兰报告有5名儿童患有不明原因的重症肝炎。

截至2022年5月20日,欧洲监测系统数据显示,该病可见于各年龄段儿童,其中5岁以下儿童更为常见; 14.1%的住院儿童需要住进重症监护室。

2022年5月27日(最新报告),世卫组织宣布33个国家报告650例疑似病例,至少38例需要肝移植,9例死亡。

现有证据未发现病例之间存在明显的流行病学联系不明病因肝炎的特征,尚不支持其是一种传染病。

2.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1. 腺病毒:

目前,世卫组织认为,腺病毒通常会引起幼儿轻度、自限性胃肠道或呼吸道感染,并不能完全解释该病的一些较严重的临床表现。 因此,该病与腺病毒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明确。

据以往报道,由肝脏腺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炎很少见。 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中,肝炎通常是自限性的,但在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肝炎可导致多器官功能的严重损害。

我国学者认为,由于目前尚无针对腺病毒引起的肝炎的系统监测研究,且我国儿童医院腺病毒相关肝炎的报道也极少,因此目前还无法确定我国是否存在类似的肝炎病例。

2.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大多数儿童尚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该疾病与新冠病毒疫苗副作用有关的假设并不支持该假设。

3、其他可能的致病因素:

COVID-19流行期间,腺病毒的低流行率增加了儿童的易感性;

新型腺病毒的出现;

腺病毒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COVID-19感染的并发症导致超抗原介导的免疫细胞激活,导致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

非感染性因素

3、主要表现为急性胃肠道症状。

起病急,通常表现为乏力、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随后出现黄红色尿液、皮肤巩膜黄染;

有些孩子可能会出现白色大便、肝脏肿大、发烧和呼吸道症状,有的可能会出现脾脏肿大。

少数病例可在短时间内进展为急性肝功能衰竭:黄疸、肝性脑病等症状进行性加重。

4. 如果怀疑患有此病,需要进行哪些实验室检查?

(1)常规检查:血常规、网织红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尿常规、大便常规等指标。

(2)血液生化检查:

不明病因肝炎的特征_根据病因肝炎可分为_肝炎致病因素

1.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白蛋白、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胆汁酸等。

2.其他:血电解质、血糖、乳酸、血氨、肾功能、心肌酶谱等。

(3)凝血功能测试:

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性、国际标准化比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

(4)病理检查:

应采集尽可能多的样本进行病原学调查。

建议优先进行以下病原学检查:

核酸检测:新型冠状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人疱疹病毒6型、人肠道病毒(肠道病毒一般型)、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应尽可能包括腺病毒40/41)、细小病毒病毒核酸检测病毒 B19 和其他类型; 对于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的人员,可采用粪便标本进行人腺病毒、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病毒核酸检测。

抗原检测:如果有胃肠道症状,可检测粪便标本是否有腺病毒、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抗原。

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尝试完成新型冠状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细小病毒B19、单纯疱疹病毒等病毒的病毒特异性IgM和IgG检测。

如果上述病原学检测呈阴性且临床高度怀疑患者感染,可对血液、肝活检组织等样本进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5)其他检查:可进行毒物筛查、药物检测、免疫功能检测、自身免疫抗体检测、遗传代谢病筛查等。

(6)肝穿刺活检:需根据病情决定是否进行肝穿刺活检。 可以检查活检组织的病理学和病因学。

另外:世卫组织建议应对血液、血清、尿液、粪便和呼吸道样本以及肝活检样本进行检测并进一步分析病毒特征,包括基因测序。

5.建议以腹部超声作为首次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可用于评估肝脏大小、轮廓、硬度、肝实质回声、胆囊胆道、腹水等,也可作为肝移植前的评估手段。

6.关于诊断标准:本病确诊病例尚无诊断标准。

(一)疑似病例:2021年10月1日以来,患有急性肝炎(非甲、乙、丙、丁、戊型)且血清转氨酶>500 IU/L(ALT或AST),年龄16岁及以下。

(二)流行病学相关病例:2021年10月1日以来与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的任何年龄的急性肝炎(非甲、乙、丙、丁、戊型)患者。

(三)目前尚无确诊病例的诊断标准。

7.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

疑似病例或流行病学相关病例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标准:

1. 肝病急性发作,无慢性肝病证据;

2.有严重肝损害的生化证据;

不明病因肝炎的特征_肝炎致病因素_根据病因肝炎可分为

3.维生素K无法纠正的凝血异常,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

(1)凝血酶原时间(PT)≥15s或国际正常比值(INR)≥1.5不明病因肝炎的特征,伴有肝性脑病;

(2) PT≥20s或INR≥2,伴或不伴肝性脑病。

8、本病需要与哪些疾病鉴别?

必须注意排除药物引起的肝炎、常见的非肝炎病毒感染(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等。

9、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案,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肝炎的一般治疗:休息和营养支持是主要内容。 警惕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肝炎对症治疗:酌情使用保肝药物。 胆汁淤积者可用熊去氧胆酸等。

10、如出现肝功能衰竭,应及时转至有能力的医院救治。

儿童的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各器官的功能储备和代偿能力较弱。 感染新病原体后的病理生理变化比成人更快、更复杂,容易出现危重症。

儿童急性肝衰竭(PALF)是一种罕见、复杂、进展迅速且危及生命的疾病。 应及时转送有治疗能力的医院进行治疗:

限制静脉输液总量;

避免使用含乳酸的液体,慎用镇静药物; 血氨明显升高或伴有肝性脑病时,蛋白质摄入量应减少至1g/kg/d;

出现感染、休克、消化道出血、急性肾损伤、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时需警惕,这些情况可能会加重病情;

发生急性肾损伤时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药物治疗后仍出现严重少尿或无尿、液体超负荷、血肌酐进行性升高、严重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者,可给予肾脏替代治疗;

在没有活动性出血或侵入性操作的情况下,不建议常规施用血液制品来纠正凝血异常;

当怀疑继发感染时,应在采集相关病原标本后开始抗菌药物治疗。

11.体外肝脏支持治疗的适应症

主要用于常规治疗无法缓解的严重凝血异常、肝性脑病等,或作为肝移植前的过渡治疗。

12. 我什么时候应该准备肝移植?

对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肝功能衰竭患者应尽早由多学科团队进行评估,以决定是否进行肝移植。

十三、防控是第一要务

(一)加强手卫生,注意佩戴口罩和饮食卫生。

(二)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必须采取规范防护措施,按照要求及时报告疑似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