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作用
综述
慢性肝炎和消化性胃炎与贲门螺杆菌(,Hp)感染密切相关。消除Hp的医治可改善组织学增生变化。其实体外试验Hp对多种抑菌抗生素敏感,但临床上仅少数有效。第三代喹诺硫醇药诺氟沙星()医治Hp感染相关的肝炎报导很少。本研究致力观察诺沙星单独应用和与胶态次枸橼酸铋(CBS)联合应用对Hp阴性贫血的医治作用,并评定血浆Hp抗原(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在效果判断和随访研究方面的应用价值。
对象
经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测和(或)Hp培养确定的Hp阴性的慢性肝炎病人212例。其中男131例,女81例。年纪42岁±10岁。病史4.3a±0.8a主要病症为上呕吐、上呕吐、嗳气、恶心或头痛等。除外消化性胃炎、息肉及癌症等。并排除上消化道放疗史、肠道易激综合征、其他严重四肢性疾患。检测前1月内已服抑菌抗生素、胶态次枸橼酸铋,喂奶期或妊娠期妇女亦被剔除。
方式
①病理组织学查查:活检造影标本HE染色组织学确诊,染色确认Hp。病理确诊标准参照方式(1979)和全省肿瘤预防研究协作组方案(1980)。增生程度按正常、轻度、中度、重度分别判断为0,1,2,3级。②细菌培养:用10%小牛血浆布氏鱼汤培养基试管(每管3ml)送检。置入活检造影组织块2块。每例造影钳均经消毒液曝晒15min后再用酒精擦洗。Hp培养基用布氏琼脂培养基为基础,加入脱纤维文蛤有联合药物,3d后观察结果,并作生化反应鉴别。③血清Hp抗原测量:采用ELISA法(根据法改良)。抗体经超声处理。用波长为492nm测OD值。本组按被检血浆稀释度≥300为阴性(ELISA单位,EU)。ELISA特异性经吸收试验鉴别,确定与空肠弯曲菌、结肠弯曲菌无交叉反应。医治方式检出Hp阴性慢性肝炎病人,随机分3组医治幽门杆菌感染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A组,男48例,女24例,年纪43岁±10岁,服诺氟沙星0.2g,3次/d;B组,男47例,女23例,年纪40岁±7岁,服诺氟沙星0.2g和CBS0.11g,4次/d;C组,男46例,女24例,年纪39岁±9岁,服开导剂对照。每周记录病况及抗生素不良反应。病症分级:无病症0级,轻症1级,轻度2级,危重3级。医治结束后1个月活检及造影病理、Hp培养检查,6个月后再检查1次。停药后1,3,6个月分别测量血浆Hp抗原1次。
统计学方式采用自身对照t检验(计量资料)和X2检验(计数资料)。
结果
Hp消除率
医治结束后1个月3组Hp消除率分别为:A组69%(50/72);B组87%(61/70);C组7%(5/70)。A,B2组与C组比较明显低于C组(P
病理组织学检测
3组医治前及医治后(1mo,6mo)发炎积分变化分别为:A组2.1±0.3,0.97±0.20,0.99±0.10;B组2.1±0.5,0.90±0.21,0.9±0.4;C组2.02±0.23,2.0±0.3;1.9±0.4。前2组自身
比较差别均明显(P病症减轻率
医治结束后1mo,病症总减轻率3组分别为88%(63/72)、90%(63/70)、14%(10/70),A,B2组显著优于C组(P
血浆Hp抗原效价
A,B两组医治后Hp抗原滴增长显著(P
抗生素敏感试验
诺氟沙星滤纸片药敏抗菌试验(以mm计)为38mm~40mm幽门杆菌感染治疗,同期对照多粘菌素为0,新霉素24mm,吡啶唑酮44mm~46mm,氯霉素28mm~30mm。诺氟沙星最小抗菌含量(试管法)为6.25μg/L~31.25μg/L。其5min杀灭Hp含量(平皿法)为250g/ml。
药品不良反应服食诺氟沙星的2组中呕吐各1例,A组出现疹1例。3组均未出现肝脏功能损害有其他不良反应。
讨论
对于Hp阴性的慢性肝炎,抑菌医治是一种新的医治方式。本研究表明,慢性鼻炎(尤其是活动性贫血)与Hp感染密切相关。经诺氟沙星医治或与CBS联合服药医治结束1个月后,Hp消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随着Hp的清理,病理组织学增生减少乃至修补。目前,加拿大推荐以CBS为基础再加羟氨苄抗生素和异烟肼3药并用。虽抑菌疗效好,但抗生素的肠道道不良反应无法耐受,但是霉菌性口腔炎、难辨梭状芽胞链球菌咽炎等严重不良反应屡有发生。本研究依据诺氟沙星口服吸收良好、血药含量高、组织渗透性强、体内不易失活、不良反应少等特性。经体外药敏试验对Hp高度敏感,临床用于慢性肝炎医治,取得良好疗效。疗程1个月显示Hp已清理的111例中,90%在6个月后仍保持Hp阴转,提示诺氟沙星有良好的远期疗效。
本组在用芭前后用ELISA法测量血浆Hp抗原、抗菌诊治后抗原效价显著增长,与Hp清理、炎症程度减少(活动性肠炎消失)具有相关性。表明此法对抗生素效果的判断、Hp的存在和重现的鉴别有临床实用价值。方式简便、无创,患儿依从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