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性厌氧菌的营养成分要求和方法有哪些
1.厌氧菌的分类
厌氧菌分为两类: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 兼性厌氧细菌可以在厌氧环境中生长,但它们在有氧条件下生长得更快更好,例如微球菌科和链球菌科的细菌。 由于它们的特异性较低,本章将不重点讨论它们。 专性厌氧菌对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要求严格,对环境中分子氧的毒性作用极其敏感。 因此,常规的检验条件和方法无法培养标本中的细菌。 比如,肝脓肿中,有40%~60%原本被认为是“无菌脓液”,但实际上却存在大量厌氧菌。 但由于上述原因,标本中的厌氧菌无法生长需氧菌感染的首选药,因而被误认为是“无菌脓液”。 这种情况下,对于混合感染,只能检出需氧菌,而忽略厌氧菌感染,导致误诊或漏诊。
专性厌氧菌分为两类:球菌和杆菌。 球菌大部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包括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黑色消化球菌等; 阴性球菌如韦荣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为产孢菌,包括肉毒梭菌、梭菌、艰难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破伤风梭菌等梭状芽胞杆菌产孢菌。 细菌和非芽孢阳性杆菌,如真杆菌、丙酸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多为非芽孢杆菌,分为拟杆菌门(如口腔拟杆菌、产黑色素拟杆菌、脆弱拟杆菌等)和和梭杆菌(例如具核梭杆菌、坏死梭杆菌、变形梭杆菌等)。
孢子阳性厌氧菌大多存在于自然界中,如破伤风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等。 它们通过污染伤口或食物而引起疾病,称为外源性感染。 艰难梭菌存在于消化道中,是可能引起伪膜性结肠炎的病原菌之一。 非芽孢厌氧杆菌和厌氧球菌大多生活在人体皮肤、粘膜或腔内。 例如,口腔拟杆菌主要存在于口腔和上呼吸道。 产黑素拟杆菌主要存在于口腔、上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和粘膜囊中。 脆弱拟杆菌主要存在于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和粘膜囊中,常引起严重感染,在厌氧菌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所有拟杆菌门均可引起败血症。 厌氧菌一般对人体无害,多为“机会致病菌”。 某些情况下,如长期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癌症患者接受手术、化疗、放疗,或患有泌尿生殖道疾病、手术后身体虚弱或有其他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感染的患者。 如果广谱抗生素不能抑制厌氧菌,可能会发生相关厌氧菌感染,尤其是婴儿和老年人。 ,一般称为内源性感染。 据统计,大多数厌氧菌感染是由脆弱拟杆菌、黑色素拟杆菌、厌氧球菌、产气荚膜梭菌等引起的。 在抗生素广泛使用的时代,外源性厌氧菌感染的机会减少了,而内源性厌氧菌感染的机会却增加了。 送交临床检验的标本中,近1/3培养有专性厌氧菌,1/3培养有兼性厌氧菌和需氧菌。 在专性厌氧菌感染中,拟杆菌是最常见的。 看。
2、厌氧菌相关感染
(1)面部系统慢性中耳炎、鼻窦炎、牙龈炎、牙槽脓肿、扁桃体炎等,多由拟杆菌或厌氧球菌引起。
(2)呼吸系统吸入性肺炎、坏死性肺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和脓胸等,多由脆弱拟杆菌、梭菌等引起。
(3)腹、肠阑尾炎、憩室炎、腹膜炎、肝脓肿、腹腔脓肿、腹部术后感染,多由拟杆菌、梭菌、真杆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等引起。艰难梭菌可引起伪膜性结肠炎。
(4)由产气荚膜梭菌、无芽孢厌氧菌、厌氧球菌等引起的创伤或手术引起的伤口感染、缺氧性坏疽、坏死性肌炎。
(5)女性生殖系统产后感染,化脓性流产、子宫内膜炎、肌炎、子宫蓄脓、产后感染、盆腔或附件脓肿,多由脆弱拟杆菌、梭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等引起。
(6)脆弱类杆菌、梭状芽胞杆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引起的皮肤脓肿及伤口感染、表皮脓肿、褥疮、蜂窝织炎、气性坏疽、甲沟炎、乳房或腋下脓肿。
(7)厌氧菌血症、脑脓肿、心内膜炎多由脆弱拟杆菌、脆弱梭菌引起。
上述一些感染也可能是由其他细菌引起的。 在外科、耳鼻喉科和妇科中,厌氧菌与其他细菌的混合感染极为常见。 在腹膜切口、腹部脓液、腹部伤口处,厌氧菌培养阳性率可达46%。 如果忽视厌氧菌的存在,通常会导致治疗失败。 单纯的厌氧菌感染很少见。
3.常用抗厌氧菌药物
1. 硝咪唑
常用药物有甲硝唑(甲硝唑)、奥硝唑()、替硝唑(磺硝唑)等,广泛用于厌氧菌感染,但对需氧菌无效。 它还可用于对抗抗原虫和滴虫。
甲硝唑对所有类型的厌氧菌感染均有效。 在体内,针对革兰氏阴性厌氧菌,特别是脆弱拟杆菌,约95%的菌株的MIC为8μg/ml以下,几乎所有产黑色素拟杆菌的MIC为2μg/ml以下。 除针对内脏拟杆菌和腐败拟杆菌的 MIG 外。 除6.25μg/ml外,对其他拟杆菌门均敏感。 梭杆菌属具核梭杆菌的 MIC 通常低于 1 μg/ml。 对双酶梭菌、诺斯氏梭菌、产孢梭菌等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几乎所有菌株的MIC均低于2μg/ml。 大多数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的 MIC 低于 6.25 μg/ml。 本品对厌氧菌有杀菌作用,杀菌力与浓度成正比。 对脆弱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的杀菌作用比青霉素、克林霉素强。 pH值5.5~8.0范围内对厌氧菌无明显影响。 由于其在脑脊液中浓度高且对β-内酰胺酶稳定,特别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包括脆弱拟杆菌引起的脑膜炎和脑脓肿。 它还可以有效对抗对氯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的脆弱拟杆菌引起的感染。 本品也用于脆弱拟杆菌引起的脑膜炎、败血症和牙龈炎。 对厌氧菌引起的非特异性阴道炎也有效。 本品还可用于预防阑尾穿孔、腹膜炎患者切口的厌氧菌感染。
甲硝唑不良反应很少。 偶见恶心、胃肠功能紊乱、口中异味等胃肠道反应。 大剂量时偶尔会出现头痛和头晕。 如果在服药期间饮酒或由于拟态效应,可能会发生二硫化物样反应。 交感胺的释放会导致血压升高。 其用法和用量参见本章第九节合成抗菌药物硝咪唑。
奥硝唑(奥硝唑)和替硝唑都是咪唑衍生物,对脆弱拟杆菌、产黑色素拟杆菌和梭状芽胞杆菌都有良好的效果。 奥硝唑MIC和MBC分别为3.1μg/ml和6.3μg/ml,t1/2为13.8h; 替硝唑心率为12.7h。
奥硝唑成人剂量:静脉滴注,首剂1g,后500mg/次,每12小时1次,疗程21天; 小儿用量:静脉滴注,首剂20mg/(kg·次),后续10mg/(kg·次)),每12小时1次。
替硝唑成人剂量:早晨口服一次,2g/d; 静脉滴注,1.6g/d,1~2次。 儿童剂量:口服,50mg/(kg·d),连用3天; 静脉滴注,30 mg/(kg·d)。
硝咪唑对放线菌作用较弱,对需氧菌无效,因此常需要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来解决混合感染。
2.林可酰胺类
此类药物包括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 这两种抗生素对厌氧菌感染都有良好的效果,适用于耐青霉素厌氧菌引起的感染。 克林霉素的效力比林可霉素稍强。
克林霉素对多种拟杆菌、梭杆菌、放线菌均有良好作用。 大多数菌株的 MIC 小于 1.6 μg/ml。 对梭菌和厌氧球菌仅具有中等抗菌作用。 该品不仅对艰难梭菌无效,甚至可诱发该菌引起的伪膜性结肠炎,值得警惕。
克林霉素口服后吸收迅速、完全,不受食物影响。 口服其盐酸盐150mg后,1小时后血药峰浓度为2μg/ml。 肌内注射克林霉素磷酸酯300mg和450mg后,2小时后血浆峰浓度分别为3.8~4.9μg/ml和5.3μg/ml。 静脉注射300mg和600mg后(15分钟内完成),平均峰浓度分别为5.4μg/ml和8.4μg/ml。 本品能快速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包括唾液、痰液、胸水等。 90%与血浆蛋白结合。 2~4小时。 主要在肝脏代谢,约10%以原形由尿排出。
【药物相互作用】本品广泛用于厌氧菌及厌氧需氧混合菌引起的感染,包括腹膜炎、腹腔脓肿、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肺脓肿和盆腔脓肿。 与甲硝唑合用有协同作用。 也可与庆大霉素联合用于治疗拟杆菌和梭状芽胞杆菌引起的感染。
【用法与用量】
成人剂量:口服(盐酸盐),150~300mg/次,每日3~4次。 肌内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磷酸酯)、厌氧菌感染:1200~/d; 严重感染:/d,分2~4次。
小儿用量:口服(盐酸盐),10~20mg/(kg·d),分3~4次。 肌内注射、静脉滴注(磷酸酯)15~25mg/(kg·d); 严重感染:25~40mg/(kg·d),分3~4次。
对于林可霉素,请参阅第 8 章第 8 节“林可酰胺”。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比林可霉素少,易引起伪膜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
3.氯霉素
本品对大多数厌氧菌均有良好作用。 脆弱拟杆菌的 MIC 如下。 若口服1g,2小时后血药浓度为10μg/ml,很容易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进入脑组织。 本品主要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厌氧菌感染,特别是脆弱拟杆菌引起的脑膜炎。 有学者认为可作为治疗脆弱拟杆菌脓毒症的首选药物,但由于其骨髓抑制毒性,需谨慎使用。 有学者报道厌氧菌可将氯霉素转化为无活性的代谢物,也有临床使用该药失败的报道。 因此,不推荐该药用于治疗厌氧性心内膜炎、菌血症或蛛网膜炎。
4.青霉素类
青霉素及其半合成青霉素制剂对革兰氏阳性厌氧菌和大多数革兰氏阴性厌氧菌具有高度活性,特别是对厌氧球菌、链球菌和产黑色素拟杆菌具有较高的活性,MIC为0.1~0.5μg/ml。 ,但对脆弱拟杆菌无效。 对于严重厌氧菌感染,成人应给予每日1000万U以上的大剂量青霉素,儿童可给予20万U/(kg·d)。
半合成抗铜绿假单胞菌青霉素如替卡西林()、哌拉西林()、阿帕西林()和美洛西林(),它们对厌氧菌有效,包括脆弱类杆菌、厌氧球菌、产气荚膜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等。有效,可用于控制阴性菌(包括绿脓杆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
哌拉西林比羧苄青霉素和替卡西林更有效地对抗厌氧菌,并且与头孢西丁相似。 对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的 MIC 分别为 0.1 μg 和 0.1 至 0.2 μg/ml。 肌内注射1g后,30min后峰浓度为28.5μg/ml,4h后峰浓度为5.4μg/ml,tl/2为1.5h。 胆汁中浓度较高。 静脉注射2g后,2小时后达峰浓度; 平均值为955μg/ml。 ClR 为 139 毫升/分钟。
美洛西林对脆弱拟杆菌的MIC50和MIC80为2μg/ml,对其他厌氧菌的MIC80为4mg/ml。 本品也可用于革兰阴性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 。
阿帕西林对产孢和非产孢厌氧菌均有效。 抗厌氧菌或绿脓杆菌用量成人及10岁以上儿童2~3g/d,10岁以下儿童40~60mg/(kg·d),分2~3次次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
5.头孢菌素类
大多数头孢菌素类药物对抗厌氧菌的效果不如青霉素。 一些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甲肟()、头孢唑肟(,诺西肟头孢菌素)对某些厌氧菌仅具有中等活性。 头霉素类由于其化学结构的变化,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具有抗菌活性,一般对厌氧菌更有效。 其中头孢西丁(,)和头孢美唑(,,头孢菌素,头孢菌素),虽然其抗菌功效仅相当于二代头孢菌素,但就效果而言却明显优于头孢甲肟和头孢唑肟对厌氧菌。 相当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头霉素包括头孢米诺(美乐灵)、头孢替坦(头孢菌素)和头孢哌酮(头孢菌素)。 因子,-区),它们对厌氧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此外,还有氧头孢菌素、氧头孢菌素(羟基羧基头孢菌素)和氟氧头孢菌素(氟莫宁),对厌氧菌表现出超强活性。 据报道,有效率可达85%~95%。
一些口服第三代头孢菌素也被证明具有抗厌氧菌作用,例如头孢泊肟酯( ,Bona,Cef-)和头孢托伦泊塞酯(Meag,Cef-)。
口服吸收后,头孢泊肟被肠道酯酶水解为活性头孢泊肟。 对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稳定,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的作用不如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 细菌很活跃。 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软组织、眼、耳鼻喉科感染。 成人口服100-200mg/次,2次/d; 严重感染,400mg/次,2次/d。 儿童10mg/(kg·d)口服,分2次。 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长期使用可引起继发感染; 偶尔可见肾功能损害、肝功能异常、血液系统改变、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
头孢托仑匹酯是一种口服第三代头孢菌素抗生素。 作用特点与头孢泊利相似。 成人口服,一次200-400mg,一日2次; 儿童口服,2-4mg/(kg·次),每日2次。 不良反应参见头孢泊肟酯。
头孢甲肟对拟杆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等厌氧菌有良好作用。 在组织和体液中浓度较高,主要以原型形式从尿液中排出。 t1/2为1.2小时。 成人剂量为1~2g/d,小儿剂量为40~80mg/(kg·d),分为肌注或静脉注射。 不良反应很少见,偶有过敏反应、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和胃肠道反应。
头孢唑肟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对多种厌氧菌有效,包括脆弱拟杆菌、拟杆菌、厌氧球菌、梭菌等厌氧菌,但对艰难梭菌无效。 。 脆弱拟杆菌和其他拟杆菌的 MIC50 分别为 60 μg/ml 和 115 μg/ml。 t1/2为1.3小时。 它在组织中分布良好,主要通过肾小球滤过排泄。 成人剂量0.5~2g/d; 小儿剂量10~40mg/(kg·d),分2~4次需氧菌感染的首选药,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不良反应偶尔可能包括过敏反应甚至休克,以及胃肠道不适、头痛、麻木、红细胞减少和溶血性贫血。
头孢西丁是一种头霉素,可有效对抗多种厌氧菌,包括厌氧球菌、脆弱拟杆菌、产黑素拟杆菌、细梭菌和梭菌属。 对脆弱拟杆菌和黑腹拟杆菌的MIC90分别为6.2μg/ml和0.1μg/ml,对其他拟杆菌门的MIC90为0.19~6.25μg/ml。 成人肌注1g,45分钟血药峰浓度为20μg,ml,血浆蛋白结合率为69%。 87%在12小时内通过尿液排出。 由于毒性低,治疗厌氧菌比氯霉素更安全,可作为治疗脆弱拟杆菌的二线替代药物。 成人剂量为1~2g/d; 小儿剂量为20~40mg/(kg·d)。 重症患者50mg/(kg·d)可分3~4次,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头孢美唑也是一种头霉素类抗生素。 对拟杆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等厌氧菌有良好作用。 健康成人静脉注射1g后,6分钟后平均血药浓度为188μg/ml,6小时后平均血药浓度为1.9μg/ml。 t1/2 为 1 小时。 它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中。 6小时内,约80%~90%的给药剂量以原形从尿中排出,少量从胆汁中排出。 成人剂量1~2g/d,严重者可增至4g/d,分2分钟服用。 次,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小儿剂量25~100mg/(kg·d),分2次,严重感染可增至150mg/(kg·d)。 不良反应较少,有时可出现BUN升高、蛋白尿、血尿等。 少数患者(约2%)可能出现ALT和AST升高。
头孢米诺的抗菌活性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相似,对拟杆菌有抗菌作用。 头霉素类均具有较强的抗β-内酰胺酶作用,可用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和拟杆菌门的混合物。 感染。 成人静脉注射0.5g或1g后测得血药浓度分别为50μg/ml和100μg/ml。 在体内的分布在腹水、子宫内膜和胆汁中浓度较高,在痰中浓度较低。 由肾脏排泄,尿液中浓度最高。 例如,2 是 2.5 小时。 成人剂量为2g/d,分2次,重症患者可用6/d,分3~4次。 儿童剂量为40mg/(kg·d),分3~4次,重症患者50mg/(kg·次),2次/d,静注或静脉滴注。
头孢替坦与第三代头孢菌素具有相似的作用,对拟杆菌和其他厌氧菌有效,包括能产生β-内酰胺酶的菌株。 血药浓度高。 t1/2为3小时,主要以原形从尿中排出。 成人剂量1~2g/d,小儿剂量20~40mg/(kg·d),分2次,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头孢哌酮属于头霉素类。 抗菌谱广,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相似。 对β-内酰胺酶稳定,抗菌作用比头孢美唑更强,且作用持久。 对革兰氏阴性菌和厌氧菌均具有抗菌活性,对脆弱拟杆菌、产黑色素拟杆菌、厌氧球菌、梭杆菌和部分梭菌属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但大多数拟杆菌和艰难梭菌对本品耐药。 主要用于呼吸道、泌尿道、腹腔及耳鼻喉科感染。 成人剂量:静脉滴注,1~2g/d,分2~3次; 对于严重感染,剂量可增加至4g/d。 小儿用量:静脉滴注,40~80mg/(kg·d),分2~3次。
老氧头孢菌素对所有类型的厌氧菌均有效。 大多数革兰氏阳性厌氧菌的 MIG90 为 0.1 至 6.25 mg/ml,革兰氏阴性厌氧菌(包括脆弱拟杆菌)的 MIC90 为 0.39 至 1.5 μg/ml。 。 肌内注射0.5g,1h血药浓度为21μg/ml,对脆弱拟杆菌作用强于头孢西丁,但对厌氧球作用不如后者。 能透过血脑屏障,是头孢菌素类在脑脊液中分布浓度最高的抗生素。 它在胆汁中浓度很高,在体内不被代谢。 大部分通过尿液排出,并保持其原有活性。 可治疗脆弱拟杆菌。 有效率90.9%,对其他拟杆菌有效率几乎100%。 成人每日1~2克,严重者可增至4克; 儿童剂量为40~80mg/(kg·d),分2~4次,严重者可增至100mg/(kg·d),肌注或静脉注射。
不良反应偶尔可能包括过敏和过敏性休克,包括肾损伤、血常规改变、肝功能受损、胃肠道反应以及细菌失衡引起的继发感染。 当剂量过高时,可能会出现出血倾向。
氟氧头孢菌素是一种氧头孢类广谱抗生素。 对 β-内酰胺酶非常稳定。 抗菌活性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相似。 对MRSA也有活性,对革兰氏厌氧球菌和拟杆菌也有良好效果。 它用于呼吸系统、腹部和泌尿系统感染,以及心内膜炎和败血症。 成人剂量1~2g/d,分2次,严重感染4g/d; 小儿剂量60~80mg/(kg·d),分2~3次,严重感染100mg/(kg·d),分2~3次,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不良反应包括肾功能下降、造血系统改变、肝酶升高、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和过敏性休克。
6.碳青霉烯类
它是一种含有碳青霉烯环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由链霉菌培养基中提取的硫霉素半合成而成。 抗菌谱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相似,对产酶和非产酶葡萄球菌均有抗菌作用。 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厌氧菌、需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常用药物有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和美罗培南(美国等)(见本章第8节抗生素)。
7. 氟喹诺酮类药物
常用药物有环丙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妥舒沙星(妥舒沙星)等,对厌氧菌中的拟杆菌、产黑色素拟杆菌、脆弱拟杆菌有效。 针对脆弱拟杆菌的 MIC 范围为 0.01 至 2 μg/ml,针对其他拟杆菌门的 MIC 范围为 0.1 至 0.8 μg/ml。 它们是广谱抗菌剂,适用于需氧菌混合感染。
环丙沙星()成人口服250~500mg/次,每天2次,静脉注射100~200mg/次,每天2次。 儿童口服5~10mg/(kg·d),分2次,静脉滴注5~8mg/(kg·d),分2次。
左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对脆弱拟杆菌有效,可用于乳腺炎、肛周脓肿、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统、胆囊炎、胆管炎、消化道和面部系统感染。 不良反应包括过敏、休克、莱尔综合征、-综合征、急性肾功能不全、黄疸、中性粒细胞减少、间质性肺炎、胃肠道不适、伪膜性结肠炎、肌肉疼痛、痉挛、疲劳等。成人用量:100~200mg/次,2次每日3次,口服。 儿童慎用剂量为2~5mg/(kg·次),每日2~3次。
托舒沙星()对需氧菌和厌氧菌均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较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强,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与环丙沙星相似。 成人剂量为300~450mg/d,分2~3次口服,重症患者剂量不宜超过600mg/d。 儿童慎用剂量为5~10mg/(kg·d),分2~3次。 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头晕、失眠,偶见休克、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乏力等。
8.其他抗厌氧菌药
万古霉素是目前治疗艰难梭菌引起的抗生素相关性伪膜性结肠炎的首选药物。 口服后不被吸收,大量随粪便排出。 成人口服剂量为500mg/次,每6小时1次。 使用2~3天即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一般疗程为10B; 静脉滴注,1~2g/d,分2次。 儿童口服,20~40mg/(kg·d),分4次; 静脉滴注,20~40mg/(kg·d),分2次。 单独使用本品的根治率不高。 治疗后常出现带菌者,复发率为18%。 复发后可继续使用本品或改用甲硝唑。
杆菌肽口服不被吸收,主要随粪便排出。 本品是一种对艰难梭菌有较强作用的杀菌剂,用于治疗由该细菌引起的抗生素相关性伪膜性结肠炎。 成人口服剂量为/6h,儿童口服剂量为500U/(kg·次),每日4次,疗程7~10天。
红霉素()对厌氧菌有一定作用,但脆弱类杆菌对此药有中度耐药。 主要用于对青霉素过敏的梭菌感染。
4.抗厌氧菌药物的选择
抗菌治疗是控制厌氧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根据厌氧菌的特性,往往发生在厌氧环境中,多为混合感染。 症状与需氧细菌感染没有什么不同。 厌氧菌培养要求一定,因此,在治疗需氧菌感染的同时,还应根据发病部位考虑厌氧菌感染的可能性。 有条件时,在做出具体细菌学诊断前,因病情急需,应先选择一些并发治疗药物,如青霉素类、半合成抗铜绿假单胞菌青霉素类、头霉素类、某些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等。 、氟喹诺酮类和氯霉素等。或除特效药物外还使用抗厌氧菌药物。 如果证实了厌氧菌和革兰氏阳性的有氧细菌的混合感染,则使用甲硝唑与青霉素结合使用。 如果已知感染是革兰氏阴性芽孢杆菌,并且由多种细菌,氯霉素或头孢霉素加甲硝唑加多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可用于治疗。 革兰氏阴性芽孢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应与抗蛋白铜青霉素联合氨基糖苷抗生素进行治疗。
在简单的厌氧细菌感染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靶向特定药物。 青霉素是厌氧菌感染的首选。 甲硝唑,克林霉素或氯霉素是杆菌感染的首选。 青霉素是梭菌感染的首选。 氯霉素是细菌脆弱菌感染的首选。 鉴于氯霉素在骨髓抑制中的毒性,最好使用乳头球孢菌素。 对于艰难梭菌感染,万古霉素是首选。 对于丙菌酸感染,不能使用甲硝唑,并且应使用米诺霉素或头孢菌素。 头孢辛蛋白对所有非形成厌氧菌的细菌具有活性,并且对革兰州的厌氧菌也有效。 氯霉素,克林霉素和甲硝唑也可用于非孢子形成细菌。
对于厌氧细菌感染,除了抗菌治疗外,还需要采取辅助措施来达到最佳作用。 例如,清洁坏死组织和排水脓液将使抗菌治疗更有效。 对于严重的感染,应在安全范围内增加剂量,并结合化学疗法,或者应延长治疗时间,以避免细菌感染或复发。 第二代和第三代头孢菌素具有广泛的抗菌光谱,较强的酶耐药性,良好的治愈作用,低毒性,可用于治疗恶心和呕吐。 它们可以广泛使用。
- 上一篇: 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的临床效果
- 下一篇: 革兰阴性菌应如何区分?临床应用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