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维生素K可致凝血酶原(因子Ⅱ)的作用
维生素K3
【商品名或别称】
甲萘醌,亚硝酸氢钠甲萘醌维生素k3注射液用法,
【药物绪论】
维生素K为肺部合成凝血酶原(因子Ⅱ)的必需物质,还参与因子Ⅶ、Ⅸ、X的合成。缺少维生素K可致上述凝血因子合成障碍,影响凝血过程而造成流血此刻予以维生素K可达到止痛作用。本品尚具止痛作用,其止痛作用模式或许与阿片激酶和内源性阿片样物质介导有关。天然的维生素K1、K2是脂醇类的,其吸收有赖于胃液的正常分泌。维生素K3是水溶性的,其吸收不依赖于胃液,服用可直接吸收,也可肌内肌注。吸收后随脂蛋白转运,在肝内被运用。肌内肌注后8~24h奏效但需数日才会使凝血酶原恢复至正常水平。
【作用与功效】
本品为水溶性维生素,服用可直接吸收,且不依赖于胃液,活性也较强。肌内肌注吸收后,随脂蛋白转运,8-24h奏效。
在肝内快速代谢,经心脏及结肠排便,不在体内积聚。
【适应症】
1.止痛适于阻塞性黄疸、胆瘘、慢性胃炎、广泛肠摘除引致肠吸收功能不良病人,足月儿、新生儿低凝血酶原血症,谷氨酸类或硼酸类适量以及其他成因引致凝血酶原过高等造成的流血。亦可用于防治常年服用低毒药物类抗生素导致的维生素K缺少症。
2.止痛适于胆石症、胆道吸虫症导致的胆疼痛。
3.救出杀百草枯“敌鼠钠”()中毒此刻宜用大药量。
【用法药量】
1.止痛肌内肌注:每天2~4mg,每周4~8mg避免婴儿
瘀斑,可在产后1周给婴儿肌内肌注,每周2~4mg服用:每天2~4mg,每周6~20mg
2.胆疼痛肌内肌注:每天8~16mg
【药物互相作用】
服用抗凝药(如双内酯类)可干扰维生素K代谢,合用时作用互相抵消。
肌内肌注给药时,如遇酸性抗生素或还原剂可使本品失效。
使用较大药量硼酸类药、磺胺类药、奎宁、奎尼丁等也可影响维生素K的效果。
【禁忌证】
1.对本品湿疹者。
2.妊娠晚期妇女。
【不良反应与副作用】
1.可致呕吐、呕吐等肠胃道反应。
2.较大药量可致婴儿、早产儿溶血性肾病、高胆固醇血症及黄疸。在红细胞猕猴桃糖-6-乙酸酯化酶缺少症病人可引起急性溶血性肾病。
3.可致肝损害,转氨酶能不良病人可改用维生素K1肝硬化或晚期肿瘤病患瘀斑,使用本品无效。
【用药指导】
1.肝脏吸收不良者以选用肌注途径给药为宜。
2.当病人因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少而发生严重流血时,短期应用常不能立刻生效,可先静脉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血浆或新黑血。
3.适于纠正服用抗凝药导致的低凝血酶原血症时维生素k3注射液用法,应先试用最小有效药量,通过PT测量再加以调整;适量的维生素K可影响之后的抗凝治愈。
4.转氨酶能损害时,维生素K的效果不显著,PT很少恢复正常,如盲目大量使用维生素K,反倒可加重脑部损害。肝硬化或其晚期病患瘀斑,使用本品无效。转氨酶能不全者可改用维生素K1c5.地塞米松造成的流血倾向及PT延长,用维生素K治愈无效。
6.严苛把握用法、用量,不宜常年大量应用。
【制剂与尺寸】
肌注液:1ml:2mg;1ml:4mg。药片:2mg
【贮藏】
避光贮于烘干高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