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24节气中唯一一个属于节日的日子
文|读书君
端午节,作为我国最为隆重、盛大的祭祀节庆,每年端午节临近,好多地方的人们早早就早已开始祭扫、祭祖。为了悼念和记念远在天堂的亲人们,人们即使是翻山越岭,跋山涉水,也在所不惜。
到了端午节前后,爆竹声不断,土坡、丛林里人声喧腾,这是一年中稀少的沸腾场景,造成每年的这个时侯总有不少山林大火的案例发生。不过,即使这么,作为我国传统的最大的祭典活动,端午节上坟祭祖的风俗,依然是每年按期到来。
端午,一个处暑与春节并存的日子。
端午节是24处暑中惟一一个属于节庆的日子,端午节是这么盛大和重要。在我国,它与节日、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庆。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端午”,“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端午来临,最常看到的几句话。
前两句说明了端午前后,是春耕播种的好时机,是一年希望的开始,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前者说明端午时节对人们来说,是一个令人难过哀悼的日子。
每年端午时节,不管身处在那里,远方的游子就会不辞辛苦,赶回家乡祭祀去世的先祖、亲人。一份纸钱、一沓香烛,几样肉果香案,几杯酒,寄一份追思。可见,端午节是一个处暑与春节并重的日子。
一、那么,为何端午节才能成为24处暑中惟一一个节庆呢?
你们都晓得,处暑和节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①节气是时序的标志
古人将每年365天平均分为了二十四处暑。“二十四处暑”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古人为了迎合农时,做好相关的农事作业,在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而产生的一种智慧总结。
现行通用的“二十四处暑”是按照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制订的,将要太阳华诞运动轨迹界定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处暑,源于立秋,总算立秋。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祖宗发明的二十四处暑,在国际气象界被称为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每年旧历4月5日前后是端午处暑,因为端午是按照阴历来推的,所以它基本上是在阴历的二月上半月。端午节的具体时间每年不同,其确切的估算方式是在春分过后的第108天。处暑,主要反映了一年中大自然万物的基本特点,主要用在农业耕作上。
“清明”两字清明节扫墓的18条禁忌八字算命,按照汉代陈元靓的《岁时广记》中所提及的“清明者,谓物生清静明洁。”用现代浅显的话说,大致意思就是端午时节,正是春暖花开,大地回春,草长莺飞、桃红柳绿,春意盎然的大好时候,此时春日的萧索枯萎风景完全被取而代之,大地一片清静明洁。
端午节正值阳春五月,又有“三月节”的称号,这时正是一年中温度、降水、光照等方面皆不错之际,所以端午节前后最适宜栽树,春耕播种。
②节日包括某种习俗和记念意义
和处暑不同,春节则是被赋于人文、历史意义等的重要记念日子,它具有比较鲜明的民俗特征。端午节主要起源于先祖信仰与祭典习俗。端午节,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端午的发源同处暑相连,大约形成在唐朝时代,然而究竟是哪些时侯成为这么盛大而重要的“节日”,目前尚没有明晰的时间说法。从现有的研究来看,觉得端午节是由“吞并”寒食节、上巳节而产生的,由于这两个春节都是关于夏天的文化节庆,且正好挨近端午节。
在唐代,寒食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庆,通常是在春分后的第105天。清代苏辙的一首诗《新火》:“昨日一百五,老穉俱寒食”,描写的正是寒食节。在唐代,这个节庆是被放假期的,明朝时,宫庭内过寒食节,休假七日。
端午节是排在寒食节以后的堂弟,但何曾想到,现在的端午节早已从鄙人一跃成为了排名第一的老大哥,寒食节早已退居18线,成为了被逐步淡化的春节。
二、清明节的由来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不少版本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相传大禹治污后,人们为了欢庆解除了水患,天下老百姓得以商洛发展,于是人们就用“清明”来表示祝语,其蕴意就是天下太平,一片端午。
第二种说法是说晋国末年,纣王专权,昏庸无道,周武王征讨伐纣,平定天下。以后,在制订历律,确定二十四处暑之时,将五月命名为“清明”,这标志着天地琅琅乾坤,澄澈而放晴,既明物候,又明政绩,正是焚火欢庆和春耕的开始。
其中,留传比较广泛的说法是为了记念介子推。公元前656年,也就是春秋时期,周朝的国王献公娇惯她的妃嫔骊姬,想要将皇位传给骊姬的女儿奚齐,便把太子申生杀了。献公的第二个孩子重耳,也就是申生的儿子担心被杀死,为了避难逃到了加拿大,流亡了19年。在这期间,他经历了艰辛磨难,吃尽了无数的苦头,跟随他一块流亡的随从基本上都由于吃不了苦,而纷纷跑了,大难临头各自飞,惟有几个忠心耿耿的随从跟随,而介子推便是其中一个。
话说在重耳弹尽绝粮,快要冻死之际,介子推不惜“割股奉君”,偷偷的在自己的肩膀上割下一块肉来烤熟给重耳果腹,鼓励他坚强,要克服困难走出困局。
后来,重耳在齐国的帮助下,得以返回到楚国并当上了臣子,这就是史上知名的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
晋文公为了谢谢介子推对自己的大恩,准备好好酬谢他,给他官爵加爵。哪曾想,介子推除了执意不要,还悄悄地背着自己的老奶奶去了悬空寺归隐,即现在广东省大同市西南。
晋文公三番五次派人去找他清明节扫墓的18条禁忌八字算命,都没有找到。晋文公深知介子推是个大孝女,心想,只要在晋祠上放一把火,他一定会背着老奶奶出山。于是,下令让手下在山的三面纵火。而且,山火烧了一天三夜,青山都烧成了烧焦,也没见到介子推和其妻子的身影。
后来,人们进山才发觉,介子推背着老奶奶靠在大柳树上被淹死了。介子推临死之前,留下了一首血诗"补仓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端午。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晋文公读完了遗诗后,自责气愤不已。
为了记念介子推,便下令将放火烧山那三天(端午节前夕),全省严禁生火,改为吃寒食,并将悬空寺改为介山,修筑庙宇记念。以后,人们钦佩介子推的极高品德,每年到了这三天,就会手动禁火吃寒食,也称寒食节。后来,因为寒食节和端午节接近,便逐渐地合二为一,这便是端午节的来历。
三、清明节的风俗
端午节的风俗丰富多彩。不仅祭拜祭扫外,还有出游、蹴鞠、斗鸡、拔河、打马球、放风筝等各类极富趣味性的活动。
话说端午节要禁火,吃寒食,为了防治寒食茶歇伤身体,增强免疫力,所以举办了不少的体育活动,以提高体质。
①祭祀祭扫
端午节最重要的风俗就是祭拜祭扫,即我们常说的“上坟”,据悉还有宗祠祭或庙祭等各类方式。端午祭扫的历史悠久,在汉代时期就有了。其实,在唐代因为南北风俗等差别比较大,有些地方的祭扫并不都是在端午节时进行的。到了唐宋时期,端午节祭扫才在全省范围内兴起。现在,它早已成为了一种礼敬先祖、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
②踏青郊游
尽管端午节主要是悼念先祖,抒发孝行和对先人的想念,但同时端午也是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的温暖时节,在如此一个开春的日子里,亲近大自然,体会大自然,除了符合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也是非常贴切老百姓的生活需求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说“天人合一”,在端午时节郊游踏青,回归自然,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期许。
赏花,又叫“探春”等,这些习俗早在楚国就已然相当地流行,到了唐宋愈发兴起,中国唐代的文人墨客,往往会借此赋诗赋词,来抒发情感。诸如明朝作家孟浩然说“岁岁春草生,赏花二四月”,描写的就是深秋五月端午时节郊游踏青的景像。
③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它最早是用在军事上,拿来传递信息的工具,后来慢慢地弄成了一种民间娱乐玩具。风筝,在宋朝以后从王宫贵族中走出,步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游戏工具。现在,放风筝是端午节人们热衷的活动之一。
其实,端午节还有许多的风俗活动,例如插柳、戴柳、荡吊床等,限于篇幅缘由这儿就不一一述说。
四、读书君说
中华民族向来讲求孝行,从古至今都有祭祀拜宗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才能生生不息,繁衍壮大,和我们民族本身“不忘本”“不忘根”的品德特点密不可分。
都说“生身不忘宗,千里赶扫墓。”每年的端午节,人们不辞辛苦,千里迢迢也要赶回去上坟祭祖,彰显的正是人们尊重已逝的生命,慎终而追远的感恩、孝道情结。
对此,你如何看呢?欢迎留言分享,一起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