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按摩足三里的作用与好处,怎么找?
【足三里穴位置图】
【足三里穴位置图解】
足三里穴的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小腿鼻下3寸(即外膝下四指处),距胫骨前缘一指处怎么按摩三阴焦位置图和作用,胫骨前肌上。
详细说明: 小腿膝盖骨外侧向下有一个约4指宽的凹陷处。 (即:膝关节处有一个髌骨,髌骨下两侧各有两个凹坑,称为膝眼。内侧的称为内膝眼,外侧的称为膝眼)称为外膝眼。从外膝穴开始,距胫骨前方一指宽,外膝穴下方四指即为足三里穴。)
第二种找法:用右手手掌压住右腿膝盖上方,五指朝下,中指指尖一指朝外,就是右手足三里腿。 (将手腕的横纹对准膝盖处的髌骨顶部,将手自然地放在中指指尖处。)左手用同样的方法找到左腿的足三里。
选穴方法之三:自下而上触摸小腿外侧。 右膝髌骨下方,可以感觉到有一个凸起(胫骨外侧髁)。 从这里再向外一点,斜向下一点,还有另一个凸起(腓骨头)。 两块突出的骨头用一条线连接起来,以这条线为底向下画一个等边三角形。 这个等边三角形的顶点就是足三里穴。
【穴位解剖图解】
(1)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小腿骨间膜-->胫骨后肌。
(2)穴位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 深层有腓深神经肌支和胫前动脉分布; 小腿骨间膜深面有胫神经和胫后动脉的分布和分布。
↓↓↓程教授视频讲解:足三里穴的位置及作用↓↓↓
点击查看:同体测量法》》【1寸、2寸、3寸取穴比例法演示图】
【穴位名称解释】
【足三里穴】经络穴位名称。 《灵枢.本枢》原名三里、下令。 “胜济总录”闻名三里。 别名:归邪、夏三立。 属于足阳明胃经,位于和(土)穴。
【名称解释】“三里”是指上、中、下三层。 胃位于腹部的上部。 当您出现腹胀或上腹疼痛时,您需要“控制它”。 按压足三里时,应同时向上推。 如果腹部中部出现不适,则需要“处理”。 只要向内按即可。 只需按下它即可; 下腹位于腹部的下部。 若小腹疼痛,则须一边按足三里,一边用力向下推。 这就是所谓的“管理”。
足三里穴的意义:胃经的气血在足三里形成一个更大的气血场
气血的特性:气血的物质是地里薄润的脾土和天上的气态物质。
运行规律:地中脾土干燥化为水而凝结于足三里穴内外,而天之气则沿胃经向上运行。
功能:燥化脾湿,生胃气。
【按摩足三里穴的功效与好处】
1、调节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和脾胃,补充元气,通经活络,祛风除湿,强身祛邪;
2、治疗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无力、腹泻、便秘、痢疾、疳积、疯病、中风、脚气、水肿、下肢麻痹、心悸气短、倦怠消瘦等;
3、现代常用来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肾炎、肾绞痛、膀胱胀、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4、修饰曲线,恢复苗条,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促进新陈代谢。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1、针灸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旺盛而规律,增加各种消化酶的活性,增进食欲,帮助消化;2. 2、在神经系统方面,可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提高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 3、在循环系统和血液系统方面,可以改善心脏功能,调节心律,增加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糖的量; 4、在内分泌系统方面,可影响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
古今大量实践证实,足三里穴是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 足三里是抗衰老的有效穴位。 经常按摩这个穴位,对于抗衰老、延年益寿大有裨益。
【足三里穴位配伍】
足三里穴配重阳穴、扑肾穴、飞阳穴、复六穴、万谷穴。 具有滋补肝肾、润筋的作用。 主要用于治疗足部松弛、不能行走。
足三里穴与天枢穴、三阴交穴、肾俞穴、行间穴相配,可调肝脾、益气血,主治月经过多、心悸。
足三里穴与曲池穴、风龙穴、三阴交穴相配,具有健脾化痰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头晕目眩。
足三里穴配用梁丘穴、芪门穴、内关穴、肩井穴。 具有清血清热、疏肝理气、宽胸行气的功能。 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炎。
足三里穴与切口两侧的巨须穴、三阴交穴、蜀穴联合,镇痛效果良好,用于胃大部切除术。
足三里穴与阳陵泉穴、行间穴相配,具有调脾胃、化湿浊、疏肝利胆、清湿热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急性中毒性肝炎。
足三里穴与中脘穴、内关穴配伍,具有和胃降逆、宽中行气的功效,主治胃脘疼痛。
足三里穴与脾俞穴、气海穴、肾俞穴相配。 具有温阳散寒、调脾和胃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疗脾虚所致的慢性腹泻。
【文献摘要】
《灵枢》:邪在脾胃,则引起肌肉疼痛。 若阳气盛而阴气不足,则因热而饥;若阳气盛,阴气不足,则因热而饥; 若阳气不足,阴气过多,就会因寒而引起肠腹疼痛。 如果阴阳两盛,就会出现寒热。 皆调至足三里。
《灵枢》:若痹不愈,寒久不愈,则三里骨为茎。 肠子不便,服三里……若呕吐困难,吐痛,气多,心@@,恐他人染之,邪在胆,而胃逆。 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吐苦。 故名胆呕吐,即胃气逆三里以下。
《外泰》:一般人三十岁以上,灸三里则痛上目,灸三里则气下。
“四总穴”:留腹三里。
《通玄志要赋》:三里可五劳致瘦; 肾的麻痹会导致肾衰竭,可以以阳明为足。
《玉龙赋》:心悸无力烦扰,刺三里。
《马丹阳十二穴歌》:能解心腹胀,善治胃寒、腹鸣、腹泻。
【穴位治疗及注意事项】
足三里穴是胃经上的第一要穴,位于外膝下三寸处。 用拇指反复按摩,四指托住小腿,或用中指压法,用拳头按摩或敲打。 一般打两三分钟就够了。 对于大便稀溏者,可采用艾灸疗法。 一般艾灸二至三分钟,也可采用皮针疗法。 详情请点击:《治疗腹泻的穴位》》
利用足三里穴防病健身的方法简单易行。 首先,每天用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 每个穴位每次按压5-10分钟,每分钟15-20次。 注意:每次按压时,都要让足三里穴有针灸般的酸痛、灼热感。 其次怎么按摩三阴焦位置图和作用,可以使用艾条进行艾灸。 艾灸足三里穴,每周1-2次,每次15-20分钟。 艾灸时,艾条温度要稍高,使局部皮肤呈红色。 沿着足三里穴缓慢上下移动,以免灼伤局部皮肤。 只要采用以上两种方法之一,坚持2-3个月,肠胃功能就会得到改善,使人神清气爽,精力充沛。
艾灸疗法:强灸5-15分钟,温灸10-30分钟。
针灸疗法: 1 直接针刺法:向胫骨方向稍倾斜,直插1-2寸。 针刺感觉:麻木反映到足背。 2 斜针法: 下针法:向下刺,进针2-3寸。 针刺感:酸痛和肿胀向下蔓延至脚背,有时向上蔓延至膝盖。
1、用拇指按摩揉搓足三里。 用拇指表面用力于足三里穴,垂直用力,下按,揉搓。 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以支撑和协调力量。 让刺激充分到达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肿、痛、移位的感觉。 持续几秒钟后,逐渐放松。 重复此操作数次。
2、敲打足三里穴,握空拳,拳头向下,垂直敲击足三里穴。 敲打时还会有一定的酸、麻、肿、痛、移位的感觉。 只需重复操作几次即可。
3. 艾灸足三里是足三里养生最经典的保健方法。 民间有“灸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谚语。 《针灸精要》云:“三里养往昔之气,灸三里能保持元气不衰,故名灸长寿”。 经常艾灸可以保健防病、延年益寿、增强体力、消除疲劳、预防衰老、治疗肺结核等。 、感冒、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等。 对脑出血等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对于体质虚弱的人,特别是胃肠功能差、抵抗力下降的人,宜采用此法增强体质。 艾灸足三里时,取一根透明的艾条。 点燃后,靠近足三里熏烤。 艾条距穴位约3厘米。 若局部有温热舒适感,则固定艾灸,每次10~15分钟,至局部微潮红为止。 隔日艾灸一次,每月艾灸10次即可。
俗话说:欲身健康,足三里常干。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要想身体健康,就应该经常保持足三里的湿润。 那么,如何保持这种“不干”的状态呢? 古人常用“化脓灸”,即每天灸足三里穴一次,每次用艾条灸15分钟左右或更长。 穴位出现小水泡后停止施灸,保持局部皮肤清洁,直至水泡自行吸收。
古人认为这样做相当于每天养一只老母鸡。 而且,在当时物质文明不发达的条件下,这种保健方法非常经济、方便。 因此,这种方法很快就在民间流行开来。 如今仍有不少人喜欢定期艾灸足三里或针灸保健。 需要注意的是,施化脓灸时要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免责声明】本文由穴位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公布的人体穴位图及信息仅供参考。 如需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生。
- 上一篇: 正规奶茶培训多少钱?正规培训费用也不同?
- 下一篇: 卤菜创业成功离新手有多远?不妨先缩小到卤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