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运动养生
太极养生具体是怎么养生的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中的一个拳种,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运动方式,深受人们喜爱。二十几年前,有的澳洲人还认为它不过是一道中国菜,而今它已在亚、欧、美、澳,乃至非洲生根、开花。有人称它是“哲拳”,更有人赞美它给人带来身心俱佳的福音。特别是全国掀起全民健身运动以来,太极拳愈来愈成为广大养生爱好者的首选。
鉴于此,我们编写了这本《太极拳养生》。本书简要地介绍了太极拳健身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从家庭防治疾病、个人养生保健角度出发,对太极拳治病的原理、治病要领及具体治病方法进行了详尽的介绍,特别是对各类疾病患者的太极拳防治方法进行了针对较强的说明,并配有简练的示意图,是一本十分实用的太极拳养生入门书。
只要你勤力锻炼,慢慢感受,掌握本书所介绍的练习和锻炼方法,就能实现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的目的。
目录
第一章 太极拳强身健体的特点
第一节 源远流长太极拳
第二节 高情感的健身活动
第三节 有益全身的养生运动
第二章 太极拳治病健身的奥秘
第一节 治病的基础是经络和气血
第二节 练习的要领是意、身、形、法、步
第三节 锻炼的原则是讲究动中求静
第四节 操作的关键在于全身协调
第三章 太极拳调节 身心的机理
第一节 太极拳锻炼是一种主动疗法
第二节 太极拳锻炼是一种整体疗法
第三节 太极拳是一种分解疗法
第四节 太极拳是一种全科疗法
第四章 说不完太极拳的妙处
第一节 太极拳的气血循环调节 效应
第二节 太极拳的呼吸意念调节 效应
第三节 太极拳的中枢神经调节 效应
第四节 太极拳的心理调节 效应
第五节 太极拳的“内脏按摩”效应
第五章 学习太极拳的要领和方法
第一节 处理好意与形的关系
第二节 以意导气,全身放松
第三节 老年人练太极拳应注意的问题
第六章 太极拳锻炼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 太极拳身法的操作要求
第二节 太极拳桩法的操作要求
第三节 太极拳步法的操作要求
第四节 太极拳手法的操作要求
第五节 太极拳眼法的操作要求
第六节 太极拳呼吸的操作要求
第七节 太极拳劲力的操作要求
第七章 太极拳的基本健身套路
第八章 学好太极拳的规则与要求
第九章 太极拳治病疗法 如果只是学太极,这无疑是养身的,因为太极主要作用还是增强身体协调性与柔韧性的,如果还学过其他如散打,搏击,泰拳,摔跤,跆拳道,截拳道等的,那么学太极就既可以养生又可以有利于技击,而一般学过其他格斗或搏击的人学太极主要还是为了增强身体柔韧度及协调度,用增强技击能力。
养生运动有哪些
(1)最好的抗高血压运动——散步:散步为动态的一般性运动,从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来讲,人在行走时,肌肉系统犹如转动的泵,通过肌肉的反复收缩,促使血管收缩与扩张,促进血液循环,从而降低血压。要使散步产生健康效果,必须选准运动量,太少达不到锻炼目的,太多易疲劳。一般情况下,以每天万步走为宜,步行的速度要依年龄和自身健康状况而定。慢速为每分钟60步~70步;中速为每分钟80步~90步;快速为每分钟110步~1
20步。持之以恒,定有良效。
(2)最好的抗衰老运动——跑步:较长时间有节奏的跑步运动,能够吸进大量的氧气,对新陈代谢会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它又是一种运动量适度,紧张与放松相互交替的运动,它能调节人的情绪,缓解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与紧张,提高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对加速血液循环的运行,消除血管、特别是脑血管的隐患,能起到较强的作用;经常坚持跑步可使心率慢而有力,对心脏功能的增强有突出的作用。难怪国外有人将跑步称为:“最完善的抗衰老运动”。
(3)最好的健脑运动——弹跳:弹跳是一种全身性活动,能够加强血液循环,使血液更好地流向大脑,从而供给大脑更多的氧气。同时,弹跳促进脑中多种神经递质的活力,使大脑思维反应更为活跃、敏捷。跳绳时的自跳自数能刺激大脑和积极思维,通过信息的来回往返,促进大脑思维加快,判断更准确。年龄较大的人经常做弹跳运动,可以明显减轻智力衰退,从而减少得痴呆症的风险。
(4)最好的减肥运动——游泳:当你试图减肥并使体重不再反弹的时候,坚持游泳对消除多余脂肪十分有效。一般来说,凡是增氧运动皆有减肥效果,但以手脚并用的运动为优,较单用上肢或下肢的运动消耗脂肪多。游泳时身体消耗的能量大,有利于消除身体出现的赘肉。
(5)最好的防近视运动——打乒乓球:造成近视的重要原因是眼睛疲劳。打乒乓球时,睫状肌随乒乓球的来往穿梭不停地放松和收缩,可促进眼球组织的血液供应和代谢,从而使眼睛的疲劳消除或减轻,有效改善视力,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
(6)最好的健美运动——体操:持之以恒的进行健美操和体操运动,加强平衡性和协调性锻炼,可收到明显的健美效果。现介绍一则平衡操,不妨一试。方法是:向前伸直双手,手掌紧贴墙壁,保持全身成一条直线,然后弯曲手肘,全身作一前一后动作,每天8次~10次,持之以恒,定会获益。
运动养生保健方法你知道哪些?_麒易居自然养生
1、耐力训练项目
适用于健身、改善心、肺及机体代谢功能、恢复体能。如医疗步行、健身跑、骑自行车、游泳、划船、登山、跳绳、跑步平台、上下楼梯等属于周期性、节律性反复的运动及球类运动项目。
2、力量性训练项目
适用于增强肌力、改善关节功能和消除局部积聚的脂肪,可选用各类专门的肌力训练设备进行。
3、放松性训练项目
适用于放松精神和躯体,以消除疲劳和防治多种身心疾病。可以选用散步、太极拳、放松体操、保健操、气功及按摩等。
4、矫正治疗性项目
适用于治疗某些疾病和伤残的患者,有针对性的医疗体操及按摩。如呼吸体操,用于治疗哮喘、肺气肿。锻炼腹肌的体操用于治疗内脏下垂。脊柱矫正体操,用于脊柱侧弯的矫治等。
5、改善关节活动度和灵活性的训练项目
适用于关节活动障碍和关节慢性疼痛及维持关节的灵活性。如关节的伸展运动体操、关节松动术、各种关节活动训练器训练等。
运动养生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很多朋友在空闲时间选择了运动,他们知道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一种既经济而又有实际效果的养生方法,正确的运动方法让养生事半功倍,可在运动养生过程中要坚持五大原则。
第一条协调统一,形神兼炼
在中国传统的运动养生活动中,非常讲究意识活动、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的密切配合,即所谓意守、调息、动形的协调统一。意守是指意识要专注,心无杂念;调息是指呼吸的调节,要均匀、有节奏;动形是指形体的运动,要自然、连贯、刚柔相宜。运动养生紧紧抓住这三个环节,使整个机体得以全面而协调地锻炼,则能增强人体各种机能的协调统一性,促进健康、祛病延年。
第二条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运动样式就是通过运动锻炼来达到养生的目的,但是运动的时候一定要掌握一定的度。运动量小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太大则会损害肌体。所有在运动的时候要调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第三条顺应时日,莫误良机
早在2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提出了“起居有常”的养生主张,告诫人们要顺应阳气变化,合理安排日常生活。清代养生家张志聪把一日比作四时,他说: “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因此,提出一天中的运动应该遵循早晨阳气始生,日中而盛,日暮而收,夜半而藏的规律。在锻炼、活动时注意顺应阳气的运动变化,才能够起到 “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第四条有张有弛,劳逸适度
运动养生,并非指要持久不停地运动,而要有张有弛、有劳有逸,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紧张有力的运动,要与放松、调息等休息运动相交替;长时间运动,一定要注意适当地休息,否则会影响工作效率,导致精神疲惫,甚至影响养生健身。
第五条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锻炼身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注意经常坚持不能间断。名医华佗那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方面指出了“动则不衰”的道理,另一方面也强调了经常、不间断锻炼的重要性。因此,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进行适当的运动,才能收到养生健身的功效。
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戒烟少酒多运动,早睡早起精神好。一日三不可少,心态平衡也重要。以上本文讲解的五大运动大家一定要了解哦。
关于第五节运动养生和运动养生之道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