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养生起居运动
冬至来了,有什么养生好方法?
冬至时节养生原则
1、精神调养
冬至时节精神调摄仍以静养为主,保持心境清静,宁神定志,以顺养初生的阳气,保持良好的修养,做到豁达宽宏、谦让和善、生活知足、精神畅达。工作、学习之余多听音乐,多做一些休闲娱乐,以振奋精神。
2、起居调养
冬至前后睡好“子午觉”在养生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冬至是一阳初生的重要时刻,在一天十二时辰中,子时也是人体一阳初生的时间。中医养生非常重视阳气初生这一时期,认为阳气初生时,需要小心保护,精心调养。冬至时节睡好“子午觉”不但有助于一天之中阴阳之气的更替,更有助于一年之中阳气的生长,以期下一年的阳气充足,少生疾病。
3、饮食调养
冬至时阳气初生,饮食养生宜顺应体内阳气潜藏,饮食性味宜减咸而增苦,补理脾胃。在饮食选择上,可以选用牛肉、羊肉、狗肉等血肉有情之品来滋养脏腑,可多吃核桃、芋头、枸杞、海参、羊肾、益智仁、杜仲等补益肝肾之品或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
4、运动调养
冬至时节可进行适当运动,加强身体锻炼,但要做到劳而勿过,避免损伤阳气,尤其是冬至当天应少运动或不运动。
冬至时节中医养生要点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从冬至之日起,我国即进入了数九寒天。值此时节,是阴气极盛之时,也是渐蓄能量,以待来春生发的时机。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冬至养生的要点。
适当保暖
在寒冬季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饮食调节
在日常饮食中,注意热量的补充,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要多吃些羊肉、核桃、栗子、木耳、红薯等适宜的食物。冬至日不可吃太过辛辣刺激的食品,过食辛辣只可生阳动火,导致内热积聚,郁热上冲。过食羊肉、狗肉等肥甘厚味,易导致饮食不化,聚湿生痰。北方在补充热性食物的同时,也得吃一些补充津液的食物,如荸荠、藕、萝卜、白菜等。
起居调节
冬至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正如“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因此,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不可大汗淋漓。同时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
“三九”穴位贴敷
冬至是一年中之最寒冷的时令,人体阳气为温煦脏腑器官,收敛于内,使得气血运行缓慢,选择在冬至日采用具有辛散温通的中药选穴贴敷,可疏散风寒、疏经通络、温补脏腑,以达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效果。三九穴位贴敷是一种副作用少、安全、简便易行的疗法,《黄帝内经》曾指出“冬至一阳生”,即体内阳气开始回升,对“冬病”患者贴敷,以助其阳气的生发,顾护肌表,扶正祛邪,同时也巩固三伏贴敷的疗效,可以达到提高机体免疫和防治慢性疾病的目的。
冬至养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冬至养生该注意哪些地方?冬至是农历里的一个重要节气,冬至时节的天气已经很冷了,大家需要学会养生保健。那么,冬至养生该注意哪些地方?接下来小编为你介绍。
冬至养生该注意哪些地方
1、冬至养生该注意饮食调理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在冬季如果能恰当选择既美味,而又具有补益身体的食物,无疑会让大家接受。在冬季适宜补益的食品中,中医又分为几大类。天寒地冻,首选温补类食物。如鸡,羊肉,牛肉,鲫鱼等。上述几种,均属美味,在冬季可作为进补的佳品。但过多地进食温补类食品,容易上火。进补平补类食物,如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燕窝、蛤士蟆、银耳、猪肝等,这些食物既无偏寒、偏温的特性,又无滋腻妨胃的不足。还有一类滋补类食物,具有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的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猪脊、海参、龟肉、甲鱼、鲍鱼等。
冬令时节饮食调理,要针对不同的个体,相应选择适宜补益的食品,这样才能达到真正养生的效果。以中医学的角度而言,不同时间里出生的人,性格不同,因而对饮食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根据我国古代五行形相学认为,人可以分为金木水火土等五行人,每种人的体质不一,食补也各异。
2、冬至养生该注意防寒保暖
“秋防燥、冬防寒”的说法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尤其是北方到了冬天寒风肆虐甚是寒冷,所以如果防寒措施没有做好的话生病是肯定的。这个时候要注意头部、脚部、腹部、背部等一些地方的保暖,这几个地方是最容易受风寒侵袭的,稍加不注意就会引起着凉而导致生病。所以不要硬撑觉得不冷,该保暖的时候还是要保暖的,尤其是一些爱美的朋友为了漂亮穿的很单薄这样等上了年纪疾病也慢慢的跟随而来。
3、冬至养生该注意开窗通风
在室内的时候要经常开窗通风,有的人会问这么小的一件事情为什么还要特别强调呢?其实别看这件事情虽然小,但是由于冬天的气温低,室内的温暖让人舍不得出去活动,门窗甚至都会紧闭觉得开窗以后会有冷空气进来怕着凉,其实这种想法是对的,但是如果不及时给室内通风,长期以来室内污浊的空气就会被我们反复吸收,这样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在天气好的时候及时开窗换换新鲜空气让阳光照射进来这样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冬至养生吃什么食物
1、馄饨:冬至养生吃馄饨,馄饨原来是北方盛行的一种食物,但现在南方人们也喜欢冬至吃馄饨。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除了形态相似,“馄饨”也与“混沌”谐音。冬食馄饨,有利于寒冷季节热能的储蓄。
2、汤圆:冬至养生吃汤圆,汤圆有着“团圆”的意思,冬至吃汤圆如今在全国都十分盛行。做汤圆常用的材料如糯米、芝麻、红豆等亦是温热性味,有较好的健脾作用。脾胃和健,饮食营养才会被身体吸收利用,提高机体的抗寒防病能力,最适合在冬天食用。
3、饺子:冬至养生吃饺子,“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是古代的一句古话,在现代里今天冬至吃饺子虽然是为了治冻耳朵,不过其面、菜、肉的合理搭配使饺子成为了一种营养全面且易消化吸收的美食。冬至吃饺子可以用羊肉、白菜、大葱、韭菜、萝卜等做馅,这些菜均偏温热性,对人体能起到一定的温阳作用。
有关冬至的由来
现在人们之所以在冬至过节,主要是来源于汉代,盛于唐宋。在当时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转换,是上天赐予他们的福气。所以每当到了这一天的时候,所有的人们都会举行祝贺仪式。在当时,冬至,就像我们现在的节假日一样,天朝上下全部都要放假,所有的官员都要休息包括军队。亲朋好友之间也会相互赠送美食,快乐和谐地度过冬至。
冬至又被人们称为冬节、贺冬等等,是属于华夏24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应。冬至大约在每年12月22号左右,在24节气当中他是最早制定出来的一个。在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位于全年的最南端,几乎与南回归线重合,因此到了冬至这一天北半球的白天时间为全年中最短的时候,而且越往北时间越短。
冬至养生保健的技巧
1、冬至养生保健的技巧之重在养心
冬至养生的重点是要养心。要养生先养善良、宽厚之心,心底宽自无忧。冬季养生,要静神少虑,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
2、冬至养生保健的技巧之起居护养
在起居上,应早睡晚起,等待阳光出现才出外活动。同时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户外活动,防止阳气过度的消耗。“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冬令时节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养神气,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尽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
3、冬至养生保健的技巧之注意保暖
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寒冷时节,尤其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以免病情发作。及时增添衣物,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吸烟酗酒,不过度劳累,日常保持良好的心情,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度的锻炼。同时,随时注意观察和注意病情的变化,定期去医院检查,遵医嘱服药,控制病情的发展。
另外,对女性朋友来说,冬天也是极大的挑战,尤其是平日怕冷的人,日常最好少吃寒性食物,并注意脖子、腹部、腿部的保暖,适时加衣,不可为了追求时尚、美丽而忽视了身体的承受能力。
4、冬至养生保健的技巧之泡脚御寒
寒从足底生,冬季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达到驱寒保暖的功效。每天睡前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15-30分钟,不仅能缓解腰背疼痛,还能促进睡眠。泡脚水不宜太浅,至少要没过脚面,连小腿一起泡,效果会更好。另外,在泡脚的时候可以按摩,有助于刺激足部的穴位、反射区和经络,会让保健效果翻倍。若是怕冷的女性晚上睡觉前最好穿上保暖的棉袜,帮助双脚御寒。
冬至养生饮食注意事项
1、食物要有保温功能:多吃一些能增加热能供给、富含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肉类、蛋类、鱼类及豆制品等。
2、食物要有御寒功能:医学研究表明,人怕冷与其体内缺乏矿物质有关。因此,应注意补充矿物质。中国人一般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只要不偏食,就可以保证人体对钾、铁、钠等矿物质的需求。
3、食物要有防燥功能:冬季气候干燥,人们常有鼻干、舌燥、皮肤干裂的症状,这个时候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的食物就十分必要。维生素B2多存于动物的肝、蛋、乳中;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
冬至时节吃什么食物
1、燕麦:具备降胆固醇和降血脂的作用,这是由于燕麦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这种可溶性的燕麦纤维,在其他谷物中找不到。
2、洋葱:洋葱含有环蒜氨酸和硫氨酸等化合物,有助于血栓的溶解。外国人特别爱吃洋葱,他们经常用洋葱搭配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以解油腻。
3、海藻:素有“海洋蔬菜”的美誉,其低热量、低脂肪的特点令营养学家关注。
4、芹菜:含有较多膳食纤维,特别含有降血压成分,也有降血脂、降血糖作用。
5、山楂:山楂中所含的果胶是可溶性膳食纤维,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6、银耳:银耳滋而不腻,为滋补良药,其富含膳食纤维,可加强胃肠蠕动,减少脂肪吸收。
冬至节气前后的养生
冬至前后养生在衣着和起居上应有所讲究,穿衣要保暖,在家穿睡衣时应以无拘无束、宽柔自如为宜。如果外出,应注意头部和脚部的保暖,以防生冻疮。患有气管炎、哮喘、胃溃疡的人,最好再增加一件厚背心,有利于保护心、胃和肺部,不致受寒。
冬至时节要勤晒被褥 首先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强烈的杀菌消毒作用,可杀死各种细菌和微生物。其次,经日光曝晒后的被褥会更加蓬松、柔软。
每天泡脚 每天坚持泡脚,对于缓解腰腿酸困、失眠焦虑都有帮助,尤其是冬至后每天坚持泡脚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但要注意如果患有脚气的人常用热水泡脚,容易造成伤口感染。此外,糖尿病患者和心脑血管患者也不宜热水泡脚,水温应以温度适宜为好。
开窗通风 天气寒冷,人们为了保暖喜欢紧闭门窗,但这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应该适度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尤其是学校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冬至该如何养生,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非常重要的节气。冬至也是健康养生的大好时机,由于“气起源于冬至节气”,这时,身体的性命运动逐渐由盛转衰,由动转静。
冬至该如何养生,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一、留意饮食起居
在冬至节气季节,我们可以早睡晚起,等候太阳发生后再逐渐主题活动。从中医学的视角,早睡早起可以储存阳气,让人体处在湿热的情况。而晚睡可以填补阳气,尤其是老人,不建议过早醒来。
与此同时,因为绝大多数地域都较为严寒,也需要留意穿好贴身防寒保暖衣服,抵挡凉气的侵蚀。此外,在中午情况下可以睡个午休,这能战胜自己维护保养神气十足,也可以合理安排时间,进而做到健康养生的目地。
二、护住五大部位
严寒的气温,会牵连到颈部、肩头、腹部、膝关节和脚这5个部位,非常容易引起颈椎骨、腰部、膝盖疼痛。因而,提议穿高领衫衣服裤子,出门时戴好围脖。睡觉情况下不必把肩头外露外边,防止受凉。针对腰和膝盖骨不太好的人可以戴个护腰或是运动护膝,入睡以前还可以先用温水泡沫脚。
三、维持室内通风
天气寒冷,温度不高,许多人为了更好地防寒保暖,在房间内时是闭紧窗门,实际上,那样的行为表现是不合理的。人要是长期性待在没有自然通风的房间内,会造成房间内的二氧化碳具有提升,在那样的条件中,也会感觉头昏、食欲不佳等,不利身体健康养生。冬至节气季节,提议我们尽可能开窗通风通气,确保室内空气质量新鲜。
四、运动选在下午三四点
冬季要想运动的小伙伴们,可以选在下午三四点适合,但不适合强烈运动,以防出汗多而损害阳气。运动以后要做拉申,并多饮水,运动半小时以后再洗个冲澡。针对身患慢性疾病的老人,假如在运动中觉得难受,应该马上终止运动,并立即就诊。
五、养藏为要,不适合过多食补
冬至节气阶段,饮食搭配上可以按照自己身体素质挑选适宜自身的菜谱。但要留意的是,饮食搭配应以清补为主导,不适合过度辛辣食物。因为冬天天气干燥,大辛热门之品服用过多,易上火。饮食搭配层面可以提升高蛋白的食物摄取,例如可以用羊肉炖红萝卜,或是多吃一些鸡脯肉、牛羊肉、生猪肉等。
冬至这个节气,饮食起居应该如何养生?
冬至是我国24个节气中的倒数第三个。这一天太阳直接照射在南回归线上,意味着也是北半球居民接受阳光最短的一天。冬至日过后,开始数九,而且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如何在寒冷的冬至节气期间保持健康,让我们简单看一下。
首先,防寒保暖。饮食要温热,如吃糯米,狗肉,红枣,龙眼,芝麻,韭菜,木耳等。少吃冷饮、海鲜和其他冷食。早晚气温较低时,老年人应尽可能少出门,适度保暖,适度锻炼,避免腰部寒冷,穿保暖裤。此外,晚上泡脚也是保健的好方法。俗话说,寒从脚下生。从中医的阴阳属性来看,寒邪属于阴,下半身也属于阴。因此,在冬天保持腿部和脚部温暖尤为重要。
其次是预防疾病。冬至期间,感冒或支气管炎不易长时间演变成肺炎,因此有必要避免感冒和过度疲劳,穿暖和的衣服,背心是必不可少的,并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患感冒的儿童应特别注意早期治疗,以免再次感冒并发展成肺炎。冷空气穿过肾脏,所以肾脏疾病在冬至前后会恶化。肾脏疾病的朋友应该坚持冬季治疗,预防感冒注意保暖,避免过度疲劳,减少盐和蛋白质的摄入,并调整好心态。
最后是滋阴壮阳。面对虚证,中医治疗的原则是补虚。冬至时,阴气达到顶峰,阳气开始萌生。冬至养生应适当滋养阳气,多吃些温热的药物和食物,如羊肉,枸杞,韭菜等。保持日常生活规律,定期开窗换气,经常呼吸新鲜空气,适当的户外体育锻炼。
冬至养生起居运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冬季养生运动、冬至养生起居运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上一篇: 养生运动减肥操啦啦操
- 下一篇: 很抱歉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