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中医运动养生
处暑养生 处暑时最适合做哪些运功
一、精神调养:处暑时节“宜安静性情”,时至处暑,秋意越来越明显,二、起居调养处暑后气温逐渐下降,气温日较差增大,此时,在起居方面,要注意根据气温适时添减衣服。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起居作息也要相应地调整,要注意早睡早起,早睡可以避免秋天肃杀之气,早起有助于肺气的舒展。三、运动养生运动不宜太过,尽量选择运动量较小的活动,避免大量出汗,以伤阳气,如明?高濂著《遵生八笺》中的坐功:每日寅时(凌晨3-5点),正坐,向左右转头,两手捶背各五到七次,然后牙齿叩动三十六次,调息吐纳,吞咽津液。也可多做广播体操,打太极拳、散步等。四、饮食调养处暑节气肝心少气,肺脏独旺,饮食上宜增咸减辛,助气补筋,以养脾胃。饮食上宜多食咸味食物,如可多食荸荠、沙葛、粉葛等,少食辛味食物如姜、葱、蒜、韭菜、八角、茴香等。另一方面也可多食新鲜果蔬、多食银耳、百合、莲子、蜂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等清润食品以防秋燥,顺应肺脏的清肃之性,还可结合药膳进行调理。
处暑之后,养生有哪些要注意的?
1、注意防燥。这时天气往往较为干燥少雨,人体皮肤可能会因此而变得紧绷,甚至起皮脱屑、毛发枯燥无光泽、头皮屑变多、嘴唇干燥或裂口,或者产生大便干结等症状,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秋燥”。要喝水去秋燥,多吃食粥汤以及银耳、秋梨等润燥食物。还可以吃多汁的蔬菜和水果,如黄瓜、西红柿、冬瓜、百合、白萝卜及梨、葡萄、荸荠等。
2、另外,处暑后要注意早晚添衣服,由于白天较热,早晚气温较低,要根据温度增减衣服。晚上睡觉时,要盖薄被,以防腹部受凉,由于肚脐是身体表皮最薄的部位,皮下没有脂肪组织,却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若防护不当,比如晚上睡觉暴露腹部,寒气都很容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如果寒气直中肠胃,就会发生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症状有腹痛、腹泻、呕吐等。
3、还要注意健脾祛湿养胃,由于处暑属于温燥,这时湿热之气仍存在,所以在饮食上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特别不要吃烧烤类的食物,以免加重燥邪伤胃。要养成按时吃饭的习惯,避免冷饮凉食,饮食上要“润”,中医认为“肺气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强肝木”。多吃滋阴润燥食物,可避免燥邪伤害。“润”的食品有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蚕、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奶类等。
4、要早睡早起,适当的锻炼。俗语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锻炼”,在经过几场雨后,我们大家都感到了早晚天气凉爽而舒适,这正是锻炼的好时机、好季节。适合现在锻炼的项目如:慢跑与走路,这是老少皆宜的体育活动项目,它能改善人的心肺功能,加速新陈代谢,增强人的体质,减少患疾病的机率,建议多参加这项活动。
处暑是什么意思,处暑运动养生,处暑养生
处暑,就是指“出暑”,这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它是农历二十四节气当中第十四个节气,时间点是在公历8月23日前后。这时太阳到达黄经150°。
处暑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天文专家称,处暑当天,太阳直射点已经由“夏至”那天的北纬23°26′,向南移动到北纬11°28′。北京城区,白昼长度已经由夏至的15小时缩短到13小时25分钟,正午太阳高度也由夏至的73°32′降低至61°34′,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太阳开始偏南了。随着太阳高度的继续降低,所带来的热力也随之减弱。
处暑养生之道
注重润燥
处暑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代表天气由热到冷交替的转折点。处暑后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症。所以不妨多食粥、银耳、秋梨等润燥食物。
蔬果为先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这个时候蔬果丰盛,新鲜的蔬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以让人体内疲劳产生的代谢物尽快排除。
除了梨,这时的苹果、西红柿、桔子、甘蔗都是不错的选择。另外还要多吃含钾的食品,如干果、豆类、海产品等,帮助维持细胞水分,增强其活性。
护好肚脐
肚脐是身体表皮最薄的部位,皮下没有脂肪组织,却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
若防护不当,比如晚上睡觉暴露腹部,寒气都很容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如果寒气直中肠胃,就会发生急性腹痛、腹泻、呕吐,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
去燥热
在民间,是十分流行吃鸭子的,特别是老鸭,它味甘性凉,属胃肺经,对驱燥热特别有帮助。
南方人在处暑节气最爱冬瓜薏米蜜枣老鸭汤,南方湿气重,在饮食上他们非常注重祛湿。萝卜性凉,败火清热,配上老鸭,这碗汤就成了处暑的去燥利器。
处暑饮食
白萝卜
白萝卜含芥子油、淀粉酶和粗纤维,具有促进消化,增强食欲,加快胃肠蠕动和止咳化痰的作用。中医理论也认为该品味辛甘,性凉,入肺胃经,为食疗佳品,可以治疗或辅助治疗多种疾病,本草纲目称之为“蔬中最有利者”。入秋的萝卜肉质肥厚丰润、清甜爽口,生吃对于咳嗽痰多、咽喉炎、声音嘶哑的人有一定帮助。
南瓜
南瓜含有我们所需的胡萝卜素和丰富的维生素E,可以改善我们的秋燥症状。南瓜含有淀粉、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和钙、磷等成分,营养丰富。
南瓜不仅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而且有着不可忽视的食疗作用。据《滇南本草》载:南瓜性温,味甘无毒,入脾、胃二经,能润肺益气,
处暑后怎么养生
一、饮食
多饮汤水 凉后“贴膘”可每天喝点牛奶,吃一个鸡蛋,适量豆粥、鱼及瘦肉,以补充钙质和铁。多吃水果、青菜,既可补充维生素又可补充钾离子,还可预防便秘。二、环境
消暑时别太贪凉,预防阴暑。空调使用要得当。
三、锻炼
“不累”是标准早晚可去室外散步,适量做运动,既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又可使一天保持良好的精气神。
关于处暑中医运动养生和处暑的中医养生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上一篇: 常用运动养生的基本方法
- 下一篇: 春季养生应怎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