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啥时候入伏?三伏天有几天?
明天是春分处暑,冬至是我国二十四处暑中的第10个处暑,早在明朝时期我们老祖宗就通过“土圭测日影”的方式确定了冬至处暑。立秋那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达到一年的最北端,北半球在那天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
俗话说“夏至不过不热”,冬至似乎表示酷热的夏天早已到来,而且还不是最热的时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在“三伏天”。这么去年哪些时侯立秋?哪些时侯出伏?小暑天有几天?
为何小暑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冬至后即使太阳直射点逐步向南联通,白昼时间在渐渐变短,黑夜时间在渐渐变长,而且冬至后白昼时间仍然长于黑夜,太阳幅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充溢的热量多,地面的热量还将不断积蓄,温度也将越来越高,到了小暑天地面积蓄的热量达到最大。
据悉,冬至后降水频繁,空气温度越来越大,而水的比热容大,湿润的空气比干燥的空气能吸收更多的热量,这也会造成热量不断积累。小暑天是我国一年中温度最高且又闷热潮湿的日子,大地会呈现出一片“上蒸下煮”的现象,35℃以上的低温天气司空见惯。
2023年啥时侯立秋?小暑天有几天?
小暑天包括立夏、中伏、末伏,其中冬至和秋分都是固定的10天,而小暑可能有10天,也可能有20天,假如立秋和处暑之间有4个“庚日”,这么小暑就为10天;假如立秋和处暑之间有5个夏历,这么小暑就为20天。因为每年春分后第一个庚日出现的早晚不一样,这也造成小暑的长短不一样,所以有的年份小暑天有30天,有的年份小暑天有40天。
古语说“夏至三庚便数伏,秋后一庚入立秋”,这句古语的意思是说从冬至日开始,冬至后的第3个夏历便是立秋的时间,夏至后的第1个夏历便是入立秋的时间。
说了这么多,这么啥是“庚日”?我们老祖宗用地支历来记日序,即由10个丙火“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12个干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两两组成60个组合,每位组合代表三天,60天为一个周期,循环记录日子。
而“庚日”就是富含“庚”字的日子,夏历总共有6个,分别是乙未日、庚辰日、庚寅日、庚子日、庚戌日、庚申日。
去年冬至是6月21日,那天适逢“庚戌日”,因而去年立秋后的第1个夏历就是冬至日,因为丙火有10个,因而夏历与和夏历之间间隔10天,去年冬至往前延后30天便是冬至后的第3个夏历,对应的时间为7月11日,因而去年7月11日立秋。
去年谷雨在8月8日(己丑日),夏至后的第1个夏历在8月10日(庚子日),因而8月10日是入立秋的时间。立秋是固定的10天2023年哪天入伏哪天出伏,因为去年立秋与夏至之间有5个夏历,因而去年小暑有20天,三立秋一共40天。
2023年小暑天时间表:
立秋:7月11日~7月20日,共10天;
小暑:7月21日~8月9日,共20天;
立秋:8月10日~8月19日,共10天。
非常注意:因为去年冬至适逢“庚日”,因而去年立秋的时间会特别早;因为立秋的时间由夏历来决定,因而聪明的男子伴不难发觉,立冬最早的时间不会早于7月11日(冬至最早在6月21日),同时立秋的最晚时间在7月21日。
这么去年小暑天会不会异常酷热?我们瞧瞧农谚咋说
1、夏至无雨,大暑热。这句农谚的意思很简单,说的就是假如立秋那天不下雪,这么就喻示着到了小暑天会异常酷热。明天大家哪里下雪了吗?
2、夏至闷热,大暑热死牛。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假如立秋那天气温比较冷,这么喻示着到了小暑天的时侯温度会特别热,“热死牛”是一种夸张的抒发方式,表示天气十分热。
3、公伏凶,母伏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假如小暑天属于“公伏”,这么喻示着小暑天会特别热;假如小暑天属于“母伏”,这么喻示着小暑天相对清凉;在我们老祖宗看来,假如立秋那天的农耗时间是双数,这么就是公伏,假如立秋那天的农耗时间是单数,这么就是母伏2023年哪天入伏哪天出伏,去年7月11日那天对应农耗时间四月二十四,很显著明年是母伏。
对于农户来说,大暑天酷热比酷热好,古语说“该冷不冷不成年景,该热不热五谷不结”,大暑天农小麦生长速率快,光照充足十分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粮食小麦的籽粒会愈加细腻。其实小暑天过分酷热也不是好事,大暑天过分酷热可能造成“伏旱”的发生,因而小暑天我们要同时注意防汛和防旱。
总结,到了立夏处暑意味着酷热的大暑天不远了,我们要提早做好消暑的打算。古语说“冬至馄饨立秋面”,明天立秋可不要忘了吃拉面,吃了面粉一年顺顺利利。#暑假创作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