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的活力可保存8年的小儿麻痹症
脑干灰质炎
第一页,共三十七页。
概述
1、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由脑干灰质炎病毒导致的急性
肝脏传染病。
2、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上呼吸道病症、肢体浮肿为主
,部份患者可发生迟滞性神经麻痹并留下痪后遗症
3、实施卡介苗免疫之前,多感染5岁以下
小儿,故亦称为“小儿麻痹症”。
第二页,共三十七页。
流行病学
传染源:人是脑干灰质炎病毒的惟一自然寄主。病人、隐性感染
者和病毒携带者为脊灰的传染源。
病人自发病期2-3天至发病后3〜6周都有传染性,热后退传染性降低
传播途径:本病以粪一口感染为主要传播形式,发病的初期咽部通便可
以经飞沫传播。
易感者:人群普遍易感,以隐性感染为主,感染后能形成对同型病毒的
持久免疫力。
第三页,共三十七页。
病原学
病支原体
脑干灰质炎病毒为小内质网核苷酸病毒科,肠
道病毒属。半径为20-30nm,内含单股正
链的内质网核苷酸,无包膜,呈小圆球状颗粒
状。
抗体性
云其抗体性质的不同,可分为I、II、
III3个血浆型,型间极少有交叉免疫
o由I型造成的脊灰最多,占80%〜90%
,m型次之,II型很少。
第四页,共三十七页。
病原学
抵抗力
•高温下(-70。0活力可保存8年,在4P冰柜可保存数周,在水、粪便和牛
奶中生存数月。
•对干燥很敏感,不宜用急冻干燥法保存。
•不耐热,加热56°可使之灭活,煮熟和紫外线照射可迅速将其杀害
•本事受通常含量的物理消毒剂,如70%酒精及5%煤酚皂液。
•耐碱、耐乙醍和丙酮等脂溶剂。
•对高镒碘化钾、过氧化氢、漂白粉等敏感,可将其迅速灭活。
第五页,共三十七页。
发病机制—
病毒经口咽或消化道进>隐性感染(无病症型)
入体内,在鼻腔部、胃
肝脏及相关淋巴组织内(病毒不入血,无病症)
复制。
步入血液循环产生顿挫型
第一次病毒血症,
(未侵害NS,无NS病症,病
出现前驱期病症。
毒可被清楚)
产生第二次病毒血
无麻痹型
症,通过血脑屏障
侵入CNS导致痪(在脑干前角运动神经细胞中增
前期病症。殖,导致细胞坏死)
病况进一步发展,麻痹型
出现痪期病症。(运动N元损坏严重,胸肌痪)6
第六页,共三十七页。
病理改变
nn
•主要肿瘤部位:脑干前角、延髓、桥脑
和中脑,以脑干损害为主。
•脑干肿瘤曾经角运动神经元最明显,通
常脑干颈段及腰段的前角棕色质细胞损
害较多,故临床上常见背部痪。
第七页,共三十七页。
TF神经后支
脊神经前支
•前角a细胞:随便运动;v细胞:维持肌紧张。
•后角:传导觉得
第八页,共三十七页。
临床表现
•潜伏期通常为5〜14天(3〜35天)。
•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按病症轻重及有无麻痹可
分为隐性感染、顿挫型、无麻痹型及麻痹型
•一般的脑干灰质炎病例是指麻痹型病例。
第九页,共三十七页。
临床表现
•隐性感染(无病症型)
占全部感染者的90%〜95%,感染后无病症出现
,不形成病毒血症,不侵入中枢神经系统,但从咽
III
部和排尿中可分离出病毒。体内可查到特异性中和
抗原,2〜4周后抗原呈4倍以上下降。
10
第十页,共三十七页。
临床表现
•顿挫型(重型)
约占4%〜8%。病毒未侵袭中枢神经组织。
III
上①呼吸道感染病症,如发热,咽部不适、充血及咽后壁
淋巴组织炎症,喉部肿痛等。
胃②肠道病症,反胃、呕吐、腹泻或呕吐,头部不适
流③感样病症,呕吐、乏力、关节、肌肉疼痛等。
11
第十一页,共三十七页。
临床表现
•无麻痹型
病毒浸人CNS,出现NS病症但不发生麻痹
头痛,心悸不安或呕吐,四肢胸肌肿胀,腓肠肌
刺痛,颈强直,克氏征(、sign)和布氏征
()阴性。韧带反射开始大多正
常或活跃,后期可减缓。腹壁反射减小或消失。
脑脊液压力、蛋白、细胞数重度下降,糖、氯化
物正常。
12
第十二页,共三十七页。
临床表现
•麻痹型
约占感染者的1%〜2%,在无麻痹型临床
表现的基础上,出现累及眷髓前角灰质、
脑及脑神经的肿瘤,致使胸肌麻痹,分为5
期。
参照:WS294~2008脑干灰质炎确诊标准
13
第十三页,共三十七页。
实验室检测
•验血
白细胞总量及中性粒细胞比率大多正常,少数继发感染者白
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中度下降,急性期血沉增快。
•脑脊液
细胞数迅速增加蛋白量则增高产生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血浆学
III
脑脊液或血液中测量抗脊灰病毒IgM抗原;
恢复期血浆中和抗原或特异性IgG抗原效价较急性期4倍以上增高
•病毒分离(最具确诊意义)
发病后可从牛粪、咽部、脑脊液、脑或脑干
组织中分离到病毒。
14
第十四页,共三十七页。
确诊
确诊原则:按照流行病学史、临床病症与体征
、实验室检测以及随访结果等进行综合剖析
作出确诊。
第十五页,共三十七页。
确诊
确诊根据:
1流行病学史'
1.1与诊断的脑干灰质炎病人有接触史或近日以前
到过脑干灰质炎流行地区。
1.2经过3d〜35d(通常为5d〜14d)的潜伏期。
16
第十六页,共三十七页。
确诊
确诊根据:
2临床表现
2.1初期可有发热、呕部不适、婴幼儿可急躁不安、腹泻
/呕吐、多汗、恶心、肌肉疼痛等病症。
2.2热后退出现不对称性弛缓忡麻痹。神经系统检测发觉
肢体和(或)胸肌不对称性(单侧或一侧)弛缓性麻
痹,躯体或肢体肌张力减小,肌力增长,深部腱反射
减缓或消失,但无觉得障碍。
17
第十七页,共三十七页。
确诊
确诊根据:
2临床表现
2.3麻痹60d后仍残留弛缓性麻痹,且未发觉其他病
因(后期可出现肌萎缩)。
18
第十八页,共三十七页。
确诊
确诊根据:
3实验室检查
3.1从牛粪、咽部、脑脊液、脑或脑干组织短发
离到病毒,并鉴别为脊灰野病毒者。
3.2发病前6周内未服过OPV,发病后未再服食
OPV或未接触卡介苗病毒,麻痹后1个月内从
脑脊液或血液中查到抗脊灰病毒igM抗原,或
恢复期血浆中和抗原或特异性IgG抗原效价比
急性期24倍下降者。
第十九页,共三十七页。
病例分类
1疑似病例
病症不明的任何急性弛缓性麻痹(AFP),包括15岁以
下临床初步确诊为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病例
2临床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流行病学或临床病症或血浆学测量。
3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病原学测量。
20
第二十页,共三十七页。
病例分类
4排除病例
4.1疑似病例经实验室和临床检测有确凿证据确诊
为非脑干灰质炎的其他疾患。
4.2疑似病例的合格牛粪标本未分离到脑干灰质炎
野病毒,或麻痹后1个月内脑脊液或血液特异
性igM抗原阳性,或恢复期血浆中和抗原或
特异性igG抗原效价比急性期无4倍下降者。
21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七页。
病例分类
5与OPV有关的其他病例
5.1服苗者卡介苗相关麻痹型脑干灰质炎病例
有OPV免疫史,且在服食OPV后4d〜35d内发热,
6d〜40d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无觉得障碍,
临床确诊符合脑干灰质炎。麻痹后未再服食
OPV,从牛粪标本中只分离到脑干灰炎卡介苗病
毒,该病毒和原始卡介苗病毒相比,VP1区基因
序列变异<1%。
22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七页。
病例分类
5与OPV有关的其他病例
5.2服苗接触者卡介苗相关麻痹型脑干灰质炎病例
曾与OPV免疫者在服苗后35d内有密切接触史,接融
6d〜60d后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或发病前40d
未服过OPV,符合脑干灰质炎的临床确诊。麻
痹后,再服后,牛粪中只分离到髓灰质炎卡介苗病
毒,该病毒和原始卡介苗病毒相比,VP1区基因序
列变异<l%
23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七页。
病例分类
5与OPV有关的其他病例
5.3卡介苗衍生脑干灰质炎病毒(VDPV)病例
曾有。PV免疫史或卡介苗病毒接触史,临床表现符合
脑干灰质炎确诊,发病后从牛粪、咽部、脑脊
液、脑或脊液组织中分离到VDPV病毒,且
VP1区基因序列变异>l%
24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七页。
医治
•无特效抗生素。
•医治重点在对症处理和支持医治。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七页。
预后
•脑干灰质炎的病死率在5%〜10%,因呼吸障碍是死亡的主
要缘由。
•多数病例在病例1〜3个月内恢复步行能力,1年内
痪胸肌仍不能恢复,成为后遗症。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七页。
防治
维持高水平免疫覆盖率是剿灭脊
K灰质炎的有效举措
主动免疫:脊灰卡介苗。
被动免疫:对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易感者,注射丙种球蛋白,
可以防止发病或减少病症。
27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七页。
神经系统检测
•运动检测
・觉得检测
•反射检测
•颞叶剌激征
28
第二十八页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病例模版,共三十七页。
运动检测
神经系统疾患常出现运动障碍。在神经
系统检测中,运动检测是一重要项目()
运动检测包括:
肌萎缩检测
肌张力检测
肌力检测
29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七页。
(1)肌萎缩
是指胸肌容积变小。可与毗邻的及对侧相
同的胸肌比较。并可用带尺检测肢体的周
胫。
30
第三十页,共三十七页。
(2)肌张力
是指在安静情况下胸肌的紧张度。检测时可触胸肌
的强度及作被动运动感受其肌紧张度,了解其阻力
O肌张力降低时,胸肌弛缓香甜,被动运动时阻力
衰弱,关节运动的范围减小。肌张力提高时,触摸
胸肌较坚硬,被动运动时阻力减小。锥体束损害所
致的肌张力提高,称为挛缩性肌张力增高。
31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七页。
⑶肌力
是指胸肌收缩时的力量。肌力通常按六级记录:
0级(全麻痹):剌激胸肌时,毫无收缩现象
1级(次全麻痹):剌激胸肌时,韧带或肌体略见收缩或触之有收缩感
,但不导致动作
2级(轻度麻痹):肢体不能向下看得起,只能在平面上联通
3级(轻度麻痹):可自动向上看得起,但不能承受任何压力
4级(中度麻痹):可自动向上看得起,亦能承受一定压力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病例模版,但不能对
抗阻力
5级:肌力正常
32
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七页。
觉得检测
进行觉得检测时,病人必须意识清醒和高度合作。
(1)觉得:是指皮肤及黏膜的痛觉、温度觉及听觉三种感
觉
(2)深觉得:是指起于身体深部组织(主要为胸肌、韧带
、肌腱、骨骼及关节)的觉得,包括关节觉、震动
觉和深部痛觉三种
33
第三十三页,共三十七页。
反射检测
对觉得剌激造成的不随便运动反应称反射。
•深反射:四肢: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
、挠软骨反if四肢:膝反身h踝反射、踝震挛
■
•浅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
♦病理反射:正常情况下(除小孩外)不出现,
仅在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时才发生的异常反射。
如巴彬斯基氏征。
34
第三十四页,共三十七页。
颞叶剌激征
多见于颞叶增生、蛛网膜下腔流血或脑脊液压力增高
,如颈强直,屈髓伸膝试验(克匿氏症)、布氏征。
35
第三十五页,共三十七页。
- 上一篇: 脾虚要少吃凉性食物、加强运动、调节饮食
- 下一篇: 形成气虚体质的一个罪魁祸首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