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开示佛经 东晋灭亡前,佛教算是彻底征服了中国
东晋灭亡前,佛教已在中国完成了较为全面的传播。 “征服”一词的意思是“传播和适应”。 它既涉及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又涉及佛教对中国社会的适应。 这是一个双向过程。
佛教传入中国的背景
1、汉初。 仅分布于中国。 一些外国僧侣通过口述的方式在中国传播佛经。 佛教仅在洛阳、彭城等少数城市初具规模。
2、西晋进入上层。 佛教开始被上层士大夫接受,形成士大夫佛教。 东晋十六国时期,南北各大政权的王室贵族基本接受佛教。
3、流行于东晋民间。 慧远高僧完善了念诵阿弥陀佛等一套适合中国社会文化环境、简单易行的修行方法,让信徒可以方便地修行佛法,让普通人也可以接受佛教。 至此,佛教已经完全征服了中国。
努力弘扬佛教
1、佛经翻译,外国僧人口述翻译,如安市高僧安世高、龟兹僧人鸠摩罗什等; 中国精通外语的僧人直接翻译外国佛经,比如西晋高僧护法。
2、出国取经。 西晋时期的护法高僧出生于敦煌。 他精通中亚各国的语言。 他曾游历中亚三十六国,获得大量佛经。 回国后阿弥陀佛开示佛经,护法在长安被称为“敦煌菩萨”。
3、佛经编纂。 佛教有很多流派,每种译本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东晋高僧道安撰写的《综合佛经目录》,系统地整理了佛经的时代、翻译时间、佛经真伪。 他被认为是中国研究佛教的第一人。
4、完善修行戒律。 为了约束佛教僧团,戒律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 东晋道安翻译佛教戒律经典阿弥陀佛开示佛经,独立创制了大量戒律法规,包括烧香、讲道、饮食等方面,以约束佛教信徒。
中国各阶层都接受佛教
一、汉族百姓和官员接受佛教的原因
1、佛教在当时还是比较先进的哲学。 受过教育、有一定知识基础的士大夫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佛教思想。
2、魏晋时期流行的玄学与佛教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为士大夫接受佛教提供了思想基础。
3、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战争政变频繁。 在这种环境下,生命尤其脆弱。 在此背景下,清静的佛教成为了他们逃离乱世的精神避难所。
2、东晋皇室接受佛教:整个东晋时期,士大夫能够影响皇帝的判断,东晋皇室有机会接触到佛教。 皇室开始资助寺庙的建设,扶持僧侣群体。 例如,东晋建文帝不仅自己皈依佛教,还资助修建佛寺供僧人居住。
三、东晋佛教传入后的表现
1、当时许多士大夫要么皈依佛教,要么皈依名僧。
2、僧侣可以与王室建立直接、亲密的联系。
3、佛、玄、儒的融合。
4.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接受佛教:神秘主义和特殊能力。
5、人们接受佛教:东晋时期的慧远和尚与净土宗。
慧远和尚的沟通方式
慧远和尚:道安高僧弟子,庐山僧团创始人。 他提倡一系列简单易行的方法,适合各个年龄段,无论聪明还是愚钝。
练习方法:
1)念佛就是念阿弥陀佛。 这种方法要求不是很高。 只要信众能够三个月不去想物质享受,保持心灵清净,在安静的地方念阿弥陀佛,七日后,佛陀就会出现在他们面前,为信众说法。
2)冥想是消除意识中的杂念,保持安静的状态,扩大感知范围,接近真正的智慧。 慧远认为,这样可以净化心灵中的迷茫和欲望,暂时达到解脱的境界。
3)供奉佛像是慧远及其庐山僧团最特别的事情。 慧远经常使用佛像并强调其重要性。 对于在家信徒来说,佛就在眼前,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排除杂念。
佛教融入中国文化的关键
1.政治和经济差异。 封建社会的传统社会秩序强调“天下之土,皆王之土;土之滨,王之臣”。 每一寸土地、每一个公民都应纳入法院的管辖范围。 士大夫认为僧侣脱离了现有的社会秩序,不敬皇帝,不服兵役,不纳税。 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2.功利主义的差异。 一些士大夫认为佛教理论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验证。 佛教既不能延长皇帝的寿命,也不能使国家富强。 修建佛寺也耗费大量资金,也让老百姓每天都生活在惶恐不安之中。 我实在看不出佛教有什么积极作用。
3、文化优越性造成的分歧。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外国人被认为不如中国人,外国文化远不如中国文化。 攻击者认为,中国传统经典中的圣贤,如孔子、孟子,从来没有提到过佛教,这说明佛教肯定没有什么功德。 那些信仰佛教的和尚,要么是没有受过教育的傻瓜,要么是道德败坏的骗子。
关于锚:
你最后一次读完一本书是什么时候?
读书不知不觉成了一件“三无”的事情。 出版市场鱼龙混杂,选书没有辨别力; 信息过多、事务复杂,没有时间阅读; 加班繁重身心疲惫,根本没有精力看书。
读书一直是成本最低的最高贵的事情。 但它的成本似乎越来越高。 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替代传统阅读,以最低的成本获取好书的精髓,拓展我们的知识面?
西玛书店将使您的阅读成本接近于零。 专业编辑团队将为您精挑细选,精选1000本各领域经典书籍。
关于喜马拉雅:
有声图书馆,国内知名音频平台,是5.3亿用户的共同选择。
- 上一篇: 念佛法门的“持名念佛”途径,你知道吗?
- 下一篇: (每日一宝)宝贝是佛说阿弥陀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