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冬病夏治需谨慎,浙大一院皮肤科接诊多例三伏贴灼伤病例
盛夏,蝉鸣声声,烈日炎炎,一年中最热最闷热的日子开始显威。“酥脆人肉烧烤”模式还将持续30天!空调、冷饮、冷水澡、生冷蔬果统统来袭!冰火交替,吃瓜群众肩腿酸痛、头晕目眩、咳嗽加重……有人利用三伏天“冬病夏治”,问题却接踵而至。
进入三伏天以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江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已接诊数例因“三敷贴”引起的皮肤烧伤(接触性皮炎)病例。
“一开始觉得贴片黏糊糊的,痒得要命,后来慢慢发热变硬,没想到揭下来一看,竟然起了好大的水泡!”有的人实在忍受不了皮肤被撕开的疼痛,满背斑驳地来看医生。
据了解,这些患者有的在美容院、保健院使用,也有的在网上购买。较轻的症状有局部红斑、水肿;较重的症状有大水疱、糜烂、渗出。皮肤科医生提醒:一旦出现以上症状三伏贴真的有用吗,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就医!切勿轻信不正规的三伏贴!
在一些机构里,“三伏贴”的病种涵盖了从呼吸到消化到儿科、妇科等各个科室!在电商网站上粗略搜索一下,标价“0.5元一张”、“买二送一”、“跟医院一样”、配有高清穴位图的“三伏贴”多达数千张三伏贴真的有用吗,每月交易量达数万张。
这些看似好用又便宜的“三伏贴”,却成了很多人心目中的灵丹妙药,还有“一年就这几天,错过了就得再等一年”、“又到三伏天了,冬病夏治正当时”等宣传口号。听上去像是大促销?看来不贴的话,要吃大亏了!
浙江大学第一医院中医针灸科的专家将帮您了解关于“三敷贴”的几个常见误区,教您“三敷贴”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伏贴”真能夏天治冬天病?有!
“冬病夏治”源于《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论述。书中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的阳气相一致,生于春,盛于夏,收于秋,藏于冬。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节,尤其是三伏天,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的时候,此时人体经络气血充盈,毛孔张开,药力最容易渗入体内。
中医认为,冬季易发或加重的一些疾病,往往是由寒邪引起的。在“三伏天”期间,辛辣、祛痰、通经的药物可以配合经络,温阳益气,祛除寒邪,增强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使那些冬季易发或加重的疾病不再复发或症状减轻。
常用的“冬病夏治”方法有穴位贴敷、艾灸等,而最简单、实用的治疗方法则是目前流行的“三伏贴”。
“三伏贴”又称“药泡”或“泡敷”,是中医传统的疤痕灸法之一,用药物覆盖在相应的穴位上,从而刺激穴位,同时配合阳气最旺时的“三伏天”,达到治病的目的。
目前浙江大学第一医院的“三伏贴”主要有白芥子、细辛、肉桂等药物,与姜汁混合,贴于大椎、天突、肺俞、膏肓、定喘等穴位,而不要连续贴一个穴位,否则局部皮肤承受不住。
“三伏贴”能包治百病吗?不能!
浙江大学第一医院中医针灸科专门总结了患者对“冬病夏治”的一些认识误区,请注意:
误区一:“三敷贴”能包治百病?NO!
传说中的“三敷贴”神通广大,包治百病,风湿病、免疫病、消化病、降“三高”、治痛经,甚至还能治不孕症……它真的有那么神奇吗?答案是否定的。
其实,早在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发布过《关于加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技术应用管理的通知》,对“三伏贴”的应用范围、服务机构要求、处方管理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
《通知》明确指出,“三敷贴”主要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禁为追求经济效益,不合理扩大适用范围和适用人群。非医疗机构不得提供“三敷贴”服务。目前,浙江大学第一医院中医针灸科的处方针对的是“三敷贴”治疗的主营业务——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咳嗽、反复感冒等。
误区二:三伏贴可以随时敷吗?不行!
以下人群不能发帖:
湿热体质、阴虚体质、严重心肺疾病、糖尿病患者。
对敷料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的人。
易留疤痕体质、严重皮肤病或皮肤外伤、使用部位有溃疡或感染的患者。
孕妇和 3 岁以下的婴儿。(强烈不建议幼小婴儿使用!)
患有活动性肺结核或者传染病的患者。
该贴片不适合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人或装有心脏起搏器的老年人。
误区三:在电商网站购买的“三伏贴”效果一样吗?不一定!
一位中医针灸科医生表示,淘宝上销售的“0.5元一张”、“和医院卖的一样”的三伏贴成分不明,质量也参差不齐,不懂选药的患者很容易选错或上当受骗。
其实“三伏贴”疗效的关键在于穴位的选择,一定要在正规医院进行,操作流程也会决定疗效,贴敷部位、贴敷时间、贴敷间隔、贴敷总次数都很重要。
浙江大学第一医院针灸科必须当天配药,并加入姜汁。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根据不同人群选择不同的穴位敷贴。这些网上购买的“三伏贴”不能加入传统的姜汁,患者很容易认错穴位,极有可能浪费金钱。
误区四:贴“三伏贴”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NO!
“三伏贴”的贴敷必须以病人的耐受程度为准,如果病人感觉局部有烧灼感、疼痛或瘙痒感,可以随时拆除贴敷的膏药。在浙江大学第一医院,成人一般贴敷膏药3至4小时,儿童贴敷膏药1至2小时。
有些患者为了让药物更好地渗透皮肤,人为地延长涂药时间,这是非常不科学的,可能会造成皮肤灼伤。
揭掉膏药后一定要用温水冲洗,不留残渣,洗净药汁,不要揉搓膏药。因为三敷贴是中药泡灸,所以痒、起泡都是正常现象,一般是米粒状的水泡,不需要处理,可以自行结痂。如果出现明显红肿或水泡较大,皮肤科医生会适当选择抗过敏、消炎治疗。
如果你不注意这些,发布它们也是没有用的。
2019年的三伏天总共有40天。
初三伏天:7月12日至21日,共10天。
三伏天:7月22日至8月10日,共20天。
最后三伏天:8月11日至8月20日,共10天。
专家表示,错过了初三伏天的,也可以在中三伏天贴“三伏贴”,在三伏天的其他时间贴也是有效的。
活的
贴膏药期间,不要做剧烈运动,不要长时间呆在高温环境中,防止药膏脱落,不要呆在低温空调房间内或长时间被电风扇直接吹,防止寒冷风侵袭。
饮食
避免吃生冷、油腻、辛辣及刺激性食物,饮食以清淡为主。
专家提醒,“冬病夏治”其实是一种养生之道,任何慢性病的治疗都不是几贴膏药就能解决的,喝最冷的冰水、贴最贵的膏药绝对不可取!现代人很多慢性病都和饮食、生活、工作习惯有关,久坐、长时间用空调、吃冷饮等,都会引发慢性胃炎、关节痛、肩周炎等一系列疾病。
一边浪费身体,一边想用药来弥补亏空,根本就不是治病,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贴再多的“三伏贴”也是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