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养生运动步骤
六式太极基本功发都有哪六个招式?
随着健康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各种养生手段也逐渐为广大人民所知,如:食疗养生、运动养生等。其中太极就是一种十分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运动。它能促进血液运转,加速人体新陈代谢,增加身体柔软性,使人达到心境平和的状态。而六式太极的基本招式有结露凝珠、日月回环、上善若水、环宇流行、神合太极以及三丹归元。
一、结露凝珠与日月回环
太极的第一基本招式为结露凝珠,主要动作为自然站立,重心逐渐从右脚转至身体中部,两手轻抬,抬至头顶上方,手心相对,由上往下,缓缓下行,循环往返三次。太极的第二基本招式为日月回扣,主要动作为右手向内缓缓进行弧形运动,身体逐渐左转,手至头顶后,身体逐渐右转,绕行一圈后,重心归回身体中部。
二、上善若水与环宇流行
太极的第三基本招式为上善若水,动作要领为左右手交叉进行圆环运动,循环三到五次。太极的第四基本招式为环宇流行,动作要领为身体左转,同时重心向左缓移,手臂曾圆环状,转至头顶时,重心开始由右向左移动,直到下移到六点方向,一个循环结束。
三、神合太极与三丹归元
太极的第五基本招式为神合太极,主要动作为右手先顺时针做圆环运动,左手再逆时针做圆环运动,交替往复三到五次。太极的第六基本招式为三丹归元,主要动作为双手抬起,深呼吸;紧接着,双手随着呼吸慢慢下移,气聚丹田;最后双手复位即完成此收尾动作。
这六式太极可以说是太极中最简单也是最根本的招式。学好这六个招式并坚持每天以太极这种运动方式强身健体,相信能起到很好的养生效果。
太极养生具体是怎么养生的
打太极拳要求松静自然,这使大脑皮层一部分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而得到休息。同时,打拳可以活跃情绪,对大脑起调节作用,而且打得越是熟练,越要“先在心,后在身”,专心于引导动作。这样长期坚持,会使大脑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消除由神经系统紊乱引起的各种慢性病。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有意地运用腹式呼吸,加大呼吸深度,因而有利于改善呼吸机能和血液循环。通过轻松柔和的运动,可以使年老体弱的人经络舒畅,新陈代谢旺盛,体质、机能得到增强。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为此,太极拳特别讲究“听劲”,即要准确地感觉判断对方来势,以作出反应。当对方未发动前,自己不要冒进,可先以招法诱发对方,试其虚实,术语称为“引手”。一旦对方发动,自己要迅速抢在前面,“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打太极拳则可使身心俱健,强外固内,有助于疏通经络,消除心中的郁闷,实是外强筋骨,内调精气神之有效手段。
太极拳的教学分哪几个步骤
七个步骤
第一步 上下相随: 上下是指由头到脚心,必须把意气松散到四肢,然后再相连起来上下一体,由头顶至尾闾要中正安舒,支配四肢,则一动无有不动,两臂在身体周围圆圈之内,松软圆活不用强力地运用拳架。两胯轻松,掌握住右两脚到脚心,轻灵地变换虚实,两手心与两脚心相配合。如此上下协调运动拳架,不要把身体分成上下两截只运动半截拳架,一定要上下一体。
第二步 内外相合: 凡是练习太极拳应该明确本身在体质上的内外之分。所谓内外之分的内,即人体内部的神意气。所谓外,即手足腕肩肘腰胯膝等。神意气虽然没有形状,确是身体的本质,神意气充实,则身体必强,神意气亏损则身体必然虚弱。因此在练拳时,必须先以培养内功为主,使神意气充盈,并发展到外形。故拳谱要求,在练拳时必须“发于中,形于外,达于四周”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内外相合,以内功运动外形,要动内外都动,要转内外都转,要开内外都开,要合内外都合。这样才能练了内功也就练了外形,练了外形也就练了内功,练一天有一天的收获,如果不用内功运动外形,而单纯的去练外形,由于内气不充实,而支配外形运动姿势变化的力要有内功引导这样练下去有损无益,练功越勤,身体亏损越大,慎之,慎之。一下是前辈把内功与外形的关系结合到练拳上的歌诀:外转内不转谓之跑。有跑而不随,必倾。 内转外不转谓之藏。有藏而不献,必馁。 外开内不开谓之”支”。有支而无源,必断。 内开外不开谓之“续”有续而无展,必憋。 总之,要内外相合,互助相随,才能得心应手。凡有不随不合之处,谓之妄动。
第三步: 内外相合的上下相随: 在练习拳架时,即懂得了内功与外形相结合的关系,就应用'以意导气,以气运身“的方法去锻炼。由于运用内气是无形的,内气运用的舒适畅通与否,外形上是看不出来的,而运动拳架姿势则见于外形,每个姿势在运动中与内气相结合的程度和关系如何,是否合于理论要求,应当能细心体会,要运用内气将其贯穿到外形姿势上去。若结合不好,在外形上看,好像在等内气的供给,在姿势上看,就会有匠滞停待之敝。因此懂得内外相合之后,必须与上下相随结合起来,才能克服这些弊病。
第四步: 拆架子: 拆架子就是要把拳架中的每个姿势拆开练,不要限制某个姿势接某个姿势(但是每个姿势和每个姿势都能 相连在一起)有的人把拆架子的身形手式误解为应敌致用的练法,这是不对的,应敌技击的练法另有技击的身形手势的要求,以后再讲。现在讲拆架子的原意是要求在每个姿势中内气与外形相互配合,使神意气得到舒适开展,达到养生的目的,拳架经过拆开以后,每个姿势不论是在变换,还是正姿势,都离不开:棚,履,挤,按,采,洌,肘,靠八个字诀的原意,在练习时,每个姿势都必须有起点,运行,终点,变换四个过程:(一)起点:是每个姿势未开之前全身必须中正安适,把内气调直,放松到全身,贯穿到外形上去,保持圆活之意,先把棚,靠劲做好后在做下一个过程,也就是运行过程,所以起点过程又叫预备过程。(二)运行:是把起点过程全部做完之后,在不停顿的情况下,向要求的方向上去运行,两臂舒适开展,两跨平送,两腿轻轻微曲,本身劲源要放在两腿中间下垂,要有前后随便移动之意。(三)终点:把姿势运送到正方向上去,必须保持身形正直,两臂轻松,手指微曲,全身重心放于两腿当中,此时内气要以通畅为宜,切忌不要憋气和蓄气,不要因为追求姿势而把以上的要求变形。(四)变换:变换过程是在练习拳架当中最重要的一环,起到某一个姿势和下一个姿势互相连接作用。在连接时要合乎以上的一切要求,并绵绵不断,同时也保证了身形手势姿势的正确,没有丝毫妄动。
第五步 拆手: 在练习拳架时,手势最为重要。在外形上凡是一动都是由手先动,指出方向,作出姿势。故在练拳时,手必须由中心起始,扩展到要去的方向上去,既是要作出开与合的要求也都表现手上,因此每个姿势的过,散,缩,馁,也全在手上的变换中表现出来,这是属于知己的功夫。至于知彼之功,就是与对方接手之时也是如此。拳谱讲:“唯手先着力,即时松开”,就说明手是懂劲的先锋。所以在应敌时,功,守,去,化,转,变,手的一动之间,又因为它是发劲之端,在身形中必须要有发劲之源,所以练拳时身形手式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每个姿势变换之间,不要把手势固定成为死规律,每个手势和每个手势都可以随意拆开,变换无穷是要在开合当中去求,也就是开中寓合,合中寓开,这就要求作到: 无定向非乱动,身无形式不是停“,总之,手势一动,必须要与本身劲源互相相应配合,尤其ahi在技击中,才能作到知己知彼。 上面所讲的是知彼的功夫,是对同门或练法大致相近者而言,若是遇到拳路不同或者相反者,就考虑自己对各种拳路的了解,因此,平时不但要懂得自己在武术中的运用和地位类别,还必须要懂得太极拳理论,以掌握拳架的变化。
第六步 分劲: 所谓太极劲,就是本身的神,意,气的化合,是无形的,又叫作先天劲是变化无穷的,所以在练习太极拳时,不允许用后天的拙力。 后天的拙力,是神,意,气的集中,是有形的,是实的,是变换不灵的,先天劲是神,意,气的化合是无形的,是虚的,是变换灵活的,因此,在练习太极拳时,要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是要把人体后天的拙力分散开,使身体的神,意,气化合的自然舒展,才能运转轻灵,变化万种。另外,每个身形手势在动静开合之间都不要单独的使用某种后天拙力,注意用后天拙力就会影响先天劲的灵动。用先天劲时,神,意,气是缺一不可的。 在发劲时,不是把劲和某个姿势固定在一起,劲是灵活运用的,是在一个个姿势中,入棚,捋,挤,按,采,洌,肘,靠八种劲可以灵活运用,脱离这八种劲的原意就是妄动。因此,劲和姿势不应混合在一起来研究。姿势是固定的,劲是无穷变化的,接手时,切忌不要主动用某个劲向对方侵袭,要适应对方来劲的需要,随机应变的向对方身体中舒展出自己的发劲之点,此时只有轻灵才能听懂对方来劲的劲端和劲源,达到懂劲的程度,而这一切都在于手。接手时,自己的劲千万不要被对方的劲混合在一起,一定要分清敌劲我劲。正如歌诀讲: 接手分清敌和我,彼此之劲不混合, 不受手快来侵袭,不受变化影响我, 不受强力来欺压,不受牵制来受扯,千招变化如初接,自由圆活属于我。 这说明在应用时,可以主动地运用自己的劲去混合对方的劲,千万不要叫对方用他的劲混合过去,这是应敌时最关键的问题,也是胜败的关键。
第七步 入化: 凡是练习太极拳者,最后全应该达到入化的阶段,否则就不能得道太极的奥妙,入化也就是要把上面六部分分阶段练习精通后再融合在一起,才能随机应变,圆活运用,得心应手,动作轻灵,变化无穷。以上六部原来一体,所以要分阶段来练习,就是为了学通学精,为此,不仅要长时间地锻炼和研究,还要把以下几个方面关系搞清楚。(外与内的关系): 外,是指外形即拳架。练习拳架是动作的开始,是有形的姿势是应敌的招法,拳架是运动的路线。练拳架必须明确练的方向和目的,运动拳架是知己之功夫,是为内功服务的,是受内动的领导和支配的。内,是指内功,也就是太极劲,是神,意,气贯穿外形。即拳谱上说“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其是运动拳架的根源。有了根源还必须有外形来配合,运用姿势指出方向,开出路线,这样内功才能得到通畅和开展。以上就是内功与外形的关系,练拳要练到内外相合,招术相合,把内与外,招和术结合熔化在一起。 (开与合的关系): 每个姿势的一动必须有开合之意,开是内气先开,合是内气先合,因外形受内气的支配而变换姿势,所以每个姿势开合都要有充足的内气供给,这种练法是正确的,但进一步还要懂得姿势的开合是有形的,内气的开合是无形的,要把外形和内气溶合在一起,听从指挥,开中寓合,合中寓开,达到开合自如的目的。懂得了外与内,开与合的关系后,在运动拳架时,姿势可做到可大可小,大小由之轻灵变换,动静自如。在应付对手时如影随形,得心应手。这就是拳谱上讲的:动中求静,静尤动“的道理,把动静开合含于内,是由有形的动,化为无形的动,内气随着外形的运动,开合运行着。最后把外形和内气化合归一,溶合一处,于是”无形无相,全体透空“,这时心性才能达到”动中的静,静中的动“的自然境界。于是筋骨得到了锻炼,血脉得到了洄流,意气得到了舒展,呼吸得到了通畅,体内的新陈代谢得到了加强,这就是太极拳的养生之道。有诗曰 入化本是集中意,无形无相莫猜疑。 棚捋挤按皆非似,真得化境万归一。 练入化境是奇难,投门寻路找真传。 真传易找功难练,一朝得道不费难。 练拳一定要有门,用时必须要有路。入门引路需口授,得来全不费功夫。
太极养生运动步骤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太极拳的基本步骤、太极养生运动步骤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上一篇: 末伏养生健康运动
- 下一篇: 很抱歉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