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提倡的养生运动方法
中国传统的健身养生方法有哪些
养生,即保养生命,又称摄生、道生、保生等,是指通过自我调养的方法来保养生命,使之心身健康,延年益寿。传统养生学,是指在传统医学理论的指导下,探索人体生命规律,研究防病延年的理论与方法的一门学科。
我国的传统养生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全面地总结了先秦时期的养生经验,明确地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鐾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养生观点,为我国传统预防医学和养生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数千年来,历代的中医药学家和养生学家不断地积累和总结流传于民间的养生保健经验,并著有大量的养生学专著,促进了我国传统养生学的发展。我国的传统养生学流派较多,各有所长,总体来讲主要分为精神、动形、固精、调气、食养、药饵等六大学派。各学派的养生学说自有体系,各有所长,又兼收并蓄,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养生保健方法。
精神养生法
精神养生法,是指通过净化人的精神世界,自动清除贪欲,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纠正错误的认知过程,调节情绪,使自己的心态平和、乐观、开朗、豁达,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精神养生法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心理卫生保健法。 传统养生学强调“形神统一”的理论。所谓的“形”即形体,指人的机体而言,而“神”则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包括全部的生理性或病理性的外露征象。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形神统一,是指形体与精神相统一。形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形的生命表现,只有形神统一,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中医学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能够统帅人体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并提出“形神相因”的理论,认为人体生理功能与精神活动是密切相关的,精神因素可以直接影响脏腑阴阳气血的功能活动。一个人如果精神愉快,性格开朗,对人生充满乐观情绪,就会阴阳平和,气血通畅,五脏六腑协调,机体自然会处于健康状态。反之,不良的精神状态,可以直接影响到人体的脏腑功能,使得脏腑的功能失调,气血运行阻滞,抗病能力下降,正气虚弱,而易于导致各种疾病。
现代医学的研究也证实心理因素对机体的健康有明显影响,心胸豁达,性格乐观开朗的人则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处于最佳的水平,免疫功能也处于正常状态。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免疫功能下降,其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偏高。如性格急躁的A型行为的人群比性格平静的B型人群的患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高2~3倍,死亡率高7倍;情绪抑郁还能够引起人体免疫功能明显下降,从而易患感染性疾病及肿瘤等。所以,精神养生在防治心身疾病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精神养生包括神志养生和情志养生两个方面的内容:
1.神志养生法
传统医学中所称的“神志”,主要指人的精神、意识及思维活动。神志养生法,是指通过内心世界的自我调节,排除贪念,保持心态平和,使之健康长寿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1)少私寡欲,是指对自己的“私心”和“贪欲”要进行自我克制并清除。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老子、庄子是神志养生法的倡始人,他们提出了“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思想,即为人要质朴,不要私心太重,欲望太多。人生在世很难做到无私无欲,但私欲不可过多过高。何谓“贪欲”,是指那些可欲而不可求事物,贪欲常是造成痛苦的根源。有位作家解释三种痛苦的原因时说:“想得到却得不到――痛苦,经过艰苦的努力得到了,却发现不过如此――痛苦,得到的东西不经意丢掉了,事后才知道原来很重要――痛苦。”只有通过自我克制来控制自己的欲望,清除那些不可能得到满足的“贪欲”,才能减少自己精神压力和痛苦。人生之中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心身健康,要学会将私欲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进行自我调节、自我限制,自我清除的。只有私欲少和没有“贪欲”的人才能淡泊名利,处世豁达,性格开朗,这样就会有助于心神的清静内守,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平时恬淡虚无,与世无争,自然会精神内守,阴阳平和,气血旺盛,邪无所容,百病不生。
(2)知足常乐,是指对自己所处的生活与工作环境要有充分的满足感。
老子曰:“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无忧”和“知足”即是自我内心世界的自我体验和感觉,是情感世界自我调节的结果。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所以应该对自己的位置具有充分的满足感。“知足常乐”就是要这种满足感通过自我的内心世界的调节使之达到最高值。鱼儿不必羡慕鸟儿能够在空中飞翔,鸟儿也不必羡慕鱼儿能够在水中遨游,要珍惜自己的位置和已得到的东西。
仔细想一想,你就会发现有些东西是你拥有而别人不可能得到的,而有些东西则是别人拥有而你不可能得到的。如果你总是去想自己拥有而别人无法得到的东西,你就会感到满足,感到快乐,感到幸福,心神自然清静;如果你总是去想别人拥有而你无法得到的东西,你就会感到失望,感到沮丧,感到不幸,心神就会感觉不安。自己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如家庭生活及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具有充分的满足感,心情自然会愉快。一个人如果能做到无忧无愁,知足常乐就会有一个好心情,就会感到人生的道路上充满着阳光和欢乐,这样的人自然会健康长寿。
“满足现状,积极进取”,也是神志养生保健方法所需遵循的信条之一,即是在满足自己目前生活与工作现状的同时,还要积极地进取,以取得更大的成绩。
(3)心胸豁达,是指性格开朗,心胸坦荡,气量大。
我国的对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长寿的主要原因不在物质而在精神。长寿老人能够长寿的原因与其心胸豁达,性格开朗,知足常乐,衣食随缘,与世无争,随遇而安的精神状态有关。
想使自己的心胸豁达的方法之一,就要“走出小天地,溶入大自然”。也就是说,不要总把自己封闭在家庭的小天地里,要走出家门,去饱览自然界给我们的恩赐――青山绿水,风景名胜,去感受大自然的中的情趣。花上飞蝶,草间昆虫,枝头歌鸟,水中游鱼及山野里的小动物,都能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使人有一种脱俗入雅感觉,有利于胸襟豁达和性格开朗。试想一个“上观黄山之云海,下望碧海之波涛”,以苍松翠柏为伴,以闲云野鹤为友的人,还可能为日常生活中三瓜二枣的得失而苦恼吗?
在处理家庭问题和生活琐事上更应该豁达大度,夫妻之间要注重感情,淡化道理,强调优点,忽视缺点,忘记过去,重视现在,在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处理上要“难得糊涂”。对子女要坚持只提供建议和帮助,绝不能包办代替的原则,要相信他(她)们的能力,相信他们能够处理好自己的事情。
朋友之间要远距离看人,近距离看己,这样才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保证朋友之间的长久友谊。总之,心胸豁达是和睦的家庭气氛和亲密的朋友关系的基石,对人对己都十分有益。
(4)“多行善事”,是指多做些助人为乐的好事,从中体验到幸福感和满足感。
所谓多行善事,古人称“积德行善”,现在称“助人为乐”,都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能力贡献出爱心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善事可大可小,大者可捐献千百万元以救灾或助学,小者可为迷路人指点道路,无论大小爱心是一样的。行善事者从助人行善中体验出自身价值的快乐,会有益于心身健康。
2.情志养生法
传统医学所称的“情志”,指人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刺激所做出的情绪方面的反应,中医将其概括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情志养生法,主要是指通过自己对外界客观环境或事物情绪反映的自我调节和转变自己错误的思维方式,将心情调节到最佳状态,使之健康长寿的方法。要注意做到如下几点:
1.戒骄戒躁,是指要注意避免自己的骄傲与急躁情绪,保持心态平和。
骄傲者常常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高,自我感觉良好,听不得别人的意见,好大喜功,做自己力所不能及之事。急躁者常常不顾及客观现实而急于求成,易于草率从事。由于骄躁者的理想世界与现实生活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的情况,从而造成内心的痛苦。现代医学也认为具有A型行为的人具有过分的抱负,固执,好争辩,急躁,紧张,大声说话,匆匆忙忙,好冲动,富含敌意,具有攻击性等特点,所以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性格平和的B型行为的人。如果能够悟透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做一个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评估自己的能力的现实主义者,克服骄躁情绪,顺应自然环境,保持心态平和,是有利于健康长寿的。
2.善调情绪,是指要善于化解不良情绪,使自己的心情达到最佳水平。
人们对外界的客观事物引起的内心的相应情绪反应是情绪健康的标志之一。换言之,就是遇到令人高兴的事就应该高兴,遇到沮丧的事就应该忧伤,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是代表此人情绪表现健康的标志之一。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修身养性,舒畅情志,以保持稳定的情绪。人们的思维方式对情绪反应有着重要的影响,可能通过改变自己不良的思维方式,纠正自己错误的认知过程,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去认识客观事物,用积极态度解决现实问题,就会消除许多不必要的烦恼,而保持轻松愉快的好心情。
通过ABCDE公式可以说明认知过程对心身健康影响的重要性。公式为:A+B=C→D→E。A=事件,B=认知方式,C=结论,D=情绪,E=对心身健康的影响。相同的事件,用不同的认知方式去认识就可以推导出不同的结论,而不同的结论则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不同的情绪反应对心身的健康有着不同的影响。例如,一位老太太有二个儿子,大儿子是晒盐的,小儿子是卖伞的。老太太总是发愁,因为她阴天为大儿子担心,晴天为小儿子担心,所以经常生病。一位心理医生对老太太说:“您真是个有福气的人,晴天您的大儿子赚钱,雨天您的小儿子赚钱,天天有钱赚。”老太太一想很有道理,便高兴起来,身体也健康了。这个例子说明了ABCDE公式引发的两种不同的结果。
3.避生三气,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生闲气、怨气和闷气。
首先是免生闲气。何为“闲气”?就是因为日常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琐事而生气。如平时买东西时遇到缺斤短两的事情,或家庭生活中的小是小非问题都是没有必要生的闲气。第二是免生怨气,是指不要总对一些人或事进行抱怨或心生怨恨之气。如果一个人总是将自己与在某方面比自己强的人进行比较,就难免要产生怨气。第三是免生闷气,是指如果感到有令自己不高兴的事情要及时说出来,以求得到解决或化解,不要闷在心里生气。三气之中生闷气对心身健康的影响最大,特别是较长时间地生闷气,常会引起疾病,特别是心脏病和肿瘤。如果一个人平时注意神志和情志的修养,就会心胸豁达,性格开朗,而能避免三气。
精神养生的关键要学会追求幸福。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幸福,但什么是幸福,则每个人的理解各有不相同。有人说“幸福是一种感觉,一种体验,一种个人情感上的主观印象”。幸福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统一的模式,也不是客观条件所能决定的东西,而是要靠自己的主观感觉去感受,去体验。有位女作家到西藏的一个边远地区去体验生活,住在当地一个藏族同胞的家里。当她了解到这家的女主人从未走出过她所生存的这一片土地时,便为自己能够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而感到幸福,为女主人不了解外面的世界而感到悲伤。但当她与女主人谈到自己经常到世界各地去旅行,在家中与亲人团聚的时间很少时,女主人连声说到可怜、可怜。其实女主人当时也为自己有个饱暖安定的家而感到幸福,为女作家漂泊不定的生活而感到悲伤,这就是因为女主人和女作家对幸福的标准和理解不同。
所以,要用自己的标准去理解幸福,并追求自己的幸福,而不要套用别人的标准而干扰自己幸福观。卡耐基说:“思想的运用和思想的本身,就能把地狱造成天堂,把天堂造成地狱”。所以,要学会运用自己的思想去营造幸福,营造一片属于自己的晴朗天空。
精神养生法就像戒烟一样,是最容易做,又最不容易做到的养生方法。说其最容易做是因为精神养生完全可以由自己主观意识所支配,不需要特别的外助条件;说其最不容易做到是指一个人很难把握自己,并纠正自己固有错误思维方式,更难于排除客观事物对自己主观意识的负性干扰。古代圣贤常把修身养性作为第一要务,例如,古人称修身养性以静坐为第一,观书为第二,看山水花木为第三,与良朋讲论为第四,教子弟为第五;并认为人生的十大乐事为谈义理字,学法帖字,澄心静坐,益友清谈,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奕棋。古人怡养心神的养生之道迄今仍值得我们借鉴。当然,在当今的现时生活中,人们的工作或学习都是紧张而忙碌的,很难有古人那种闲情逸致去游览名山大川,也很少有那种临渊观鱼,披林听鸟的机会。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精神养生的方法,努力做到闹中取静,忙里偷闲,淡泊名利,摆脱世俗的烦恼,清心寡欲对健康长寿是十分有利的。
养生最好的方法有哪些?
八种最好的养生方法!
1、天人相应养生法
早晨起床后,先练颤抖功一遍。然后意念天地人合一,大宇宙的光电声能象瀑布从天而降,直下你身体四肢百骸,把你的病气、浊气、疲劳之气从脚下涌泉穴冲走,源源不断,络绎不绝。此时,你身置大宇宙,而得大宇宙之灵气灌溉,大彻大悟,渐步入仙道之门。待你从宇宙怀抱自然醒来,便做剑指桩收功功法。
2、生活起居法
早晨起床练完动功功法后,可用冷水冲头部,再做鸣天鼓三十六次,干梳头三十六。晚上睡前端冷开水一杯,含一口水于口中,全身放松倒退行走,意念疲劳之气,随喝下的水入地九尺,此法叫做“零饮倒走”然后用热水暖足五分钟以上,再用双手搓按涌泉穴108次。最后用力搓热双手,捂肾脏部位十分钟,意念真气在肾部流动转圈,体会肾部感觉。早用冷水洗头,晚用热水暖足叫做“冷冲热贯”。
3、服食药补养生法
我们练功之人平时可以用甘草、杞果、远志、火红枣泡酒喝,但药酒每次只能服五钱,既可补身,又能增加血液循环。多饮则伤身、伤气、伤神。不饮酒可以多用水少加药煎熬服用,效果更好,对服外气辟谷有很大帮助。另外捉蚂蚁阴晾干研粉末泡酒饮,可以返老还童。
4、房中养生秘要总体揭晓
我们习练ZG的弟子绝大部分都是入世修练,要达到出世修炼很不容易。那么,既然出世不易,就难免要夫妻同床。没练功的人,不知房中养生之术,自然有损健康,浪费精液。年青人身体健壮,精力充沛,性欲强,如经常迷恋房事,则有伤真元。男子破阳太早,有伤精气,女子破阴太早,则有伤血脉。要练好功,又要不使夫妻感情破裂,弟子们必须懂得房中养生之道才行。
(1)男子强精壮阳法:
在热水中伸直两腿而坐,用左手覆盖捂握五十次,如果阴茎勃起时,即从澡盆中站起来,用右手掌摩擦尾闾一带,并做提肾功。直到阴茎软,再按前法练一遍,久练养元储精,可持续房事时间。
(2)男女行房时,先宜尽量爱抚,不可猴急行房。 女阴不张强行行房伤女子眼目。男子阴软无力则伤肾伤真元。行房时要等待女子阴水出为最佳时期。男子欲射精时间停止抽动,用右手食中二指按住会阴穴,左手中指按住右鼻孔,待精回气回,阴茎软时再行房。如不能忍耐,射精后,要射完余精。立即右侧卧,弯腰强弓,屈腿,两手捂双耳(肾开窍于耳)意念真元精气从头顶百会收入内外肾部,约五分钟以上,即可达到元气恢复之目的。
5、情志调理养生法
每个人一生下来,在父母的教养下成长起来,都有各自不同的性格。有性急者,有缓者,有性燥者,有性暴者,有性疲者,有性恶者,有性善者,人之初,性本善,由于后天的种种原因,家庭环境的不同,经济条件的差异,城乡的差别,生就养成了各自性格。这些性格要把它改掉,有很大的难处。通过修炼气功,可以磨炼一个人的性格,达到修身养性,净化心灵的效果。一心要善,心无尘垢,无忧虑烦恼,就可以成大道。如何调理情志性格呢。你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把名和利当作过往云烟才行。当你心起杂念或起色欲、财欲、名欲、利欲、食欲时,平心定气,静坐轻声快速念诵佛家真言:“清净观世音菩萨”一百零八遍,心境自然洁净,无尘无垢。久念必可以调整你的情志性格。
6、劳动运动养生法
我们入世修炼的弟子除了练功学习外,要参加集体和家务劳动,参加体育运动锻炼,增大活动量,排除体内的疾病浊气,平时多练功,以达到肌肉丰满,身强力壮之功效。
7、积善修德养生法
练功“德”为先。我们各门各派的功法都很重视积善修德阳这个问题。我们ZG有八德八念,其它门派各有门戒律。德可分为阴德和阳德两种,阴德是大德,阳德是小德,阴德就是做好事后甘当无名英雄,不要他人报酬,古时称它为“积阴功”。阳德是做了好事而又得了人家的报答或好处。我们练功之人就要多积阴德,少积阳德阳。而功力倍增,平时多为人治病疗伤,且不要报答。你破费舍资学了功并支渡了人,也属你的阴功所至。
8、驻颜还童养生法
身无疾病,益寿延年是我们每个人的理想。光靠药物保养,不去养生健身,有害无益。返老还童,早晨起床后,面向东方,闭目面带微笑,意念你站在鲜花丛中,花上的露水被阳光一照雾气向你面部扑来,消除你面部皱纹,洁白如玉,久练能使你返老还童。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都有那些?
中医的养生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做适量的运动,通过锻炼可以活动筋骨,调和脏腑气血,增强体质,延缓衰老。运动的时候要专注,才能使气血调和,经络通畅,使机体达到内外和谐。
2.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睡眠的充足,穿舒服的衣服入睡。
3.调整饮食,要做到不偏食,不挑食。还可以根据体质的情况选择合理的食物。可以吃一些保护肝脏的食物,比如西红柿,山楂等。
中医养生一般都有哪些方法?
中医养生方法有多种,可以尝试艾灸养生。
原因:
1、调和阴阳。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温通经络。经络是气血运行之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营养物质之输布。寒湿等病邪,侵犯人体后,往往会闭阻经络,导致疾病的发生。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功效,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证。
3、行气活血。气是人的生命之源,血为人的基本物资,气血充足,气机条达,人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艾灸可以补气、养血,还可以疏理气机,并且能升提中气,使得气血调和以达到艾灸保健的目的。
4.散寒驱邪。气血的运行,遇寒则凝,得温则散。中医认为,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故一切气血凝涩的疾病,均可用温灸来治疗。艾灸疗法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络、散寒除痹的功效,以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艾是纯阳植物加上火的热力渗入阳气驱出阴邪,艾灸疗法对湿寒之证特别有效。
5.防病保健 。艾灸还具有防病保健、强身益寿的功效,体质不好,抵抗力差,容易患病的人群特别适合做艾灸,这样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起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同时灸法还能改善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有利于多种疾病的康复,对现代的亚健康有很好的调节功效。
知识拓展:中医养生一般还包括食材养生,运动养生、睡眠养生等等。
中医养生有哪些方法?
“少房事多运动重食疗选环境”这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王孙思邈的养生法。孙思邈长期居住民间研究医学,为人疗疾,采种中药,著书立说,被人们尊称为“药王”。同时,孙思邈又是一位著名的养生学家,他提倡养生、食治和怡老,内容丰富,涉及到预防医学、心身医学、老年医学诸方面。由于他身体力行,活到了101岁,从而成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能将养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长寿老人。具体地说:他的养生理论归纳有如下四点。
1.提倡抑情节欲
孙思邈认为情欲过度是罹疾早衰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倡要做到“十二少”,即“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并强调性医学保健的重要性,认为房事太过,不仅可以影响本人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影响优生优育、波及下一代的身心发育。为此,他引用彭祖的观点:“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以说明节制房事的重要性。
2.主张“常欲小劳”
孙思邈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他认为运动比营养、休息更为重要,从而把按摩、摇动肢节等全身运动作为养生的重要内容。
3.强调食养重视药饵孙思邈指出:“安身之本必须于食,救疾之道惟在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不明药性者,不能以除病。”可见其对食养与药饵的重视。在饮食调养方面,他主张饮食清淡,少吃荤、腥,忌吃生、杂。他还力倡“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认为少食多餐有益身心健康。同时,他把服食具有滋补和防治老年病功效的中药作为养生的措施之一。
4.环境居处很重要
在住地方面,孙思邈强调要“背山临水,气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及“山林深处,固是佳境”。现在世界各地几乎都把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环境幽静处作为疗养胜地,可见药王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是有道理的。在住室方面他又指出:“但令雅素洁净,无风雨暑湿地为佳。”
总之,药王孙思邈的养生思想和方法是非常丰富的,他说到了,也做到了,名副其实。
中医养生越养越健康,那中医养生的方法都有哪些呢?
中药具有长期的健康方法。中医药认为,只要健康表现良好,身体就不会有这样的疾病,并且可以实现寿命。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关注健康,但健康不仅仅是服药是如此简单,需要掌握诀窍。
顺应季节;人体的变化与四季一致,所以饮食是家,食物和衣服必须适合本赛季。有些季节有需要调节的器官,人体的器官会互相影响,因此适当的调整可以改善整个身体,但如果该方法不正确,则通常很容易加重。
平心静气;圣灵直接影响身体的功能,不同的糟糕情绪会导致不同的器官负担。人们的精神和身体都很安静,可以减少大量不必要的消费,特别是“天然气”消费中药概念,并使“节能”对身体的影响,使疾病延长。所以你可能希望放慢你的生活,带着你的思想。
调整呼吸;一个人的呼吸节奏可以确定他的身体功能的变化,进一步影响精神状态,这可以使用呼吸方法进行健康。通常通过深入控制节奏,缓慢呼吸,帮助身体保健。
固体;在中医的理解中,主要是为了保护肾气。肾脏是正常肾脏的基本保证。如果肾脏薄弱,那么全人将继续下降,保护肾气体,最重要的是,它是控制的。其次,有必要降低煤气消耗,更锻炼,避免熬夜,并可在必要时制造药品补充剂。
经常摆动腰部;首先要站起来,当身体在左侧时,右手放在前面,左手被放置在后面,轻轻拍下下腹部,然后重复相反的方向,每侧至少50次,可以加强胃癌和肾脏疗效,预防消化不良,腰部疼痛和胃痛,降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
走路;双手36,用肚脐按摩,经常按摩腹部,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缓解便秘和腹痛。每天从小心脏突破散步,可以增加血管的弹性,帮助血液回到心脏,提高血液循环的速度,使身体放松。
总结;每晚睡觉前按摩脚心脏,因为心脏中有一个弹簧洞,坚持按摩,以减少血压,同时有助于治疗失眠症。
中医提倡的养生运动方法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医提倡的运动锻炼有哪些、中医提倡的养生运动方法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上一篇: 邓老养生八段锦运动篇
- 下一篇: 很抱歉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