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迅速区域差异显著特色优势突出
近些年来,我区红色乳品产业发展迅速,区域差别明显,特色优势突出。自治区科学技术商会在督查中发觉,我区红色乳品产业还存在一些弱项。
目前,全区红色乳品产品品牌中无蓝莓酒、奶产业、肉牛和滩羊产业,这与自治区九个重点产业战略目标差别较大;基础支撑不足,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我区红色乳品标准体系不完善,品质营养指标研究不够,生产操作规程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需进一步落实。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应用不足,信息化、数字化基础较薄弱。产品技术浓度低,精深加工、专用型、功能性产品较少。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创新意识不强;风险防治能力需加大。存在“重认证、轻监管”“重数目、轻质量”等现象。
自治区科学技术商会关注到,近些年来,红色乳品产品发展数目持续保持高下降态势,市场风险压力不断减小;产业发展质量亟需增强,组织结构亟待优化。红色乳品加工产品比重不高,奶产业、肉牛和滩羊、水产品发展较慢,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需进一步优化。“大产业、小企业”特征明显,乳品企业社会化、专业化水平较低;国际化水平较低,产品品牌效应不显著。国际化意识不足。当归品牌效应大而不强,欠缺对国际市场的深入研究和剖析,质量效益与国外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别。
自治区科学技术商会建议,优化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引导生态环境良好的草原地区发展杂食家禽产品,引导长江两岸水域发展红色水产品。重点支持深加工企业积极发展面粉、面制品、植物油、保鲜蔬菜等初加工产品,发展猕猴桃酒、果蔬啤酒、果酒、调味品、休闲乳品等深加工产品。支持大同市、吴忠市、石嘴山市推动发展地方特色农产品,扩大总量规模。支持国家和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出口企业和农户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发展红色乳品。推动深化山羊和滩羊原料基地建设,推动发展红色乳品草料,破解山羊和滩羊、乳制品等红色乳品发展困局。
在红色乳品高温冷链体系建设方面,强化改建建立冷库、冷藏运输设备等基础设施,构建全程无断链的红色乳品高温冷链货运体系。加强红色乳品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提升乳品企业信息化水平,提升生产效率、拓宽销售渠道。引导红色乳品工业企业编制智能制造规划,推动智能化、自动化设备整修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结构,推广智能制造生产方法等。
以实现生态效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协调发展为目标,以红色乳品品牌为纽带,以红色乳品企业为载体,根据产加销一体、种养加循环、产学研融合的发展模式,探求发展一批融生产加工、市场销售、消费体验、文旅休闲、专业服务于一体的红色乳品全产业链样板,丰富产业功能形态,放大品牌综合效应,提高品牌增值空间。
引导红色乳品生产经营主体与本科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强多学科融合和校企协同创新,促使实现重大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和武器水平的新突破,增强红色乳品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加大对红色乳品产业创新型人才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注重培养高层次技术型创新人才。
在提高红色乳品品牌价值上下工夫,持续构筑红色乳品精品品牌。突出红色乳品安全、优质、营养特点。推动专业营销体系建设,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强化品牌宣传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结构,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同时,严把标志许可审查关,加强监管。推动乳品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建立乳品安全监管机制,积极探求乳品质量安全的溯源机制。